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甘肅隴南市社火表演
甘肅隴南市社火表演
更新时间:2025-11-13 04:00:31

甘肅隴南市社火表演(隴南城鄉.萬家燈火鑼鼓喧)1

南關巨龍燈在造型和裝飾上,發揮了一代代民間老藝人豐富的想象能力,傳統制作比較獨特:

龍頭、龍身皆以竹木為骨架。龍頭用兩道木圈和竹篾綁紮,龍口大張,龍舌凸現,唇下用麻片染成長須,圓錐形黃龍角尖垂兩條紅紙束紮而成的菱形飄帶,眼眶是圓形,眼珠用金、黑、紅、白四色紙制成,鑲在眶中軸上,可随風吹而自由轉動。

整個龍頭先用仇池山一帶産制的麻紙糊底作殼,然後用一寸寬的五色紙條間開顔色,有機地一一緊粘在柔薄的麻紙外殼上。

龍頭的撐把頂部固定有一小平闆,兩側與龍胫牢牢緊栓,通常插八到十二支自制的羊油蠟燭(有時用蜂蠟或油撚—過去是這樣),額部紮有一朵大紙花。

甘肅隴南市社火表演(隴南城鄉.萬家燈火鑼鼓喧)2

龍身有九個龍架,每架用兩道木圈、四根長闆條相連,通常鑲蠟台插二至四支羊油蠟燭。

龍尾用竹子紮成錐形,置于最後一個木架後邊。龍頭胫部至龍尾,皆用土白布通體包裹。

舞龍,純屬于武社火。過去,民間多興黑社火,明社火較少,晚間舞龍時點燈,白天舞龍時不點燈。

兩相比較,大有區别。

黑社火中的龍,不單是人們用來欣賞娛樂的主要對象,更是人們借以祈福納祥、崇拜敬祭的對象,在正月舞龍燈圖的是全年太平,少不了也伴随着一些民間禁忌。譬如,龍燈易燃,萬一在舞動中不慎失火,那可是不吉利的。俗話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故此,不論在本村舞龍燈,還是給鄰裡鄉親 “送社火”,都不敢有絲毫疏忽大意。後來,人們鑲入手電替代明火,才徹底消除了這一曆史隐患。另外,還講求“順進倒出”。順進,引龍脈入村;倒出,避免将龍脈引走。

甘肅隴南市社火表演(隴南城鄉.萬家燈火鑼鼓喧)3

傳統社火中的舞龍多用頂鑼和牛角号,鑼鼓點是“三環套”。龍燈因耗油耗蠟過多,不打場子不表演時,暫且熄燈或熄少量燈,均停靠于場外,留有專人守護。其餘各類燈具全部有序排列,入場後再不熄滅。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改變。現在,統觀隴南、天水社火,除文縣白馬人和宕昌牛頭馬面民族社火外,黑社火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舞龍也不例外,城鄉多在白天,晚上龍燈已經非常罕見。

龍的制作也在與時俱進,龍布多從外地購進,骨架多用小鋼筋或鐵絲焊紮,龍體比傳統的輕便,顔色多呈青見黃,紫白次之,無黑色。

多數社火隊伴有雙龍共舞,甚至還有四龍群舞的,威風凜凜,似乎更有觀賞價值和取向,

甘肅隴南市社火表演(隴南城鄉.萬家燈火鑼鼓喧)4

不得不說,現在的龍燈與傳統黑社火中龍燈相比,基本上足千龍一面,除傳統舞龍套路尚存那麼一點外,已完全喪失了固有的地域文化底蘊。(彭戰獲)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揭秘雍正血滴子傳說
揭秘雍正血滴子傳說
清世宗雍正,提起這個名字,想來除了冷血無情、殘忍暴虐,還偶爾帶着改革吏治,推陳出新的評價,但是時至今日,曆史中的他到底如何,已經不可考,隻是曾經在他手上的武器——血滴子,依舊留給當代人有幾分好奇與探究那巍峨的皇族建築有多光鮮,背地裡的故事就...
2025-11-13
關于抓周的習俗
關于抓周的習俗
1、文房四寶給孩子準備抓周的物品時,文房四寶是第一要準備的,文房四寶代表着知識和文化,孩子抓周抓這個代表着将來孩子學習很好或者很愛學習。2、金錢孩子百天的時候抓周金錢也是很重要的,第一金錢代表着将來的财力,第二金錢還可以預示孩子将來從事的職...
2025-11-13
五福娃來曆簡介
五福娃來曆簡介
五福娃來曆簡介?五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其色彩與靈感來源于奧林匹克五環、來源于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我來為大家科...
2025-11-13
小滿是什麼時候
小滿是什麼時候
小滿是什麼時候?2020年小滿的日期:2020年05月20日,星期三小滿節氣期間,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小滿是什麼時候?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小滿是什麼時候2020年小滿的日期:2020年05月20日...
2025-11-13
民族團結知識點彙總
民族團結知識點彙總
強調“加強民族團結,基礎在于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進步應知應會知識27、黨和國家對待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2025-11-1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