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知識
/
古字聲調
古字聲調
更新时间:2025-11-15 00:34:42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1

老二上小學三年級時,回家背誦古詩《山行》。我聽到她把斜讀成了(xié)音,我感覺不對,就說這個字應該讀(xiá),并問她是不是讀錯了。孩子說:“不對啊,我們老師就是這樣教的,你看課本上的注音就是(xiá)。” 我一看課本,還真是注音:(xié)。

我很奇怪,我們小的時候都是讀(xiá)的。因為當年的老師都是這樣教的:在古詩中,如果斜字在句子末尾,且為了與其它詩句押韻,就讀(xiá),其它情況一律讀(xié)。比如說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中的“斜”字、現代漢語成語“斜風細雨”等都是讀作(xié)的。

我還清清楚楚記得,前幾年老大讀小學時,還是讀(xiá)音,怎麼短短幾年一過,就變成了(xié)音呢?況且,如果真讀(xié)字音,就沒有了韻律之美,這都有點變味了!就這個問題我請教了孩子的老師,又查了下相關的資料,發現古詩文中:以前我們讀的斜(xié)騎(jì)衰(cuī),要讀作:斜(xié)、騎(qí)、衰(shuāi)。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2

帶“斜”的古詩還有很多,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等等,孩子們如果讀(xié),雖已經不再押韻了,但不要認為是錯誤的。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3

同樣,帶“騎”的古詩詞也很多,孩子們如果讀(qí),也是正确的:“欲将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牙璋辭鳳阙,鐵騎繞龍城。”、“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等等。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4

那麼有人會問了,“春未老,風細柳斜斜”中的兩個“斜”字,難道也讀成(xié xié)了?對的,你說得沒錯,現在就是讀(xié xié)。

有人也會有疑問:難道“坐騎”也讀成(zuò qí)了?對的,沒錯,現在不讀(zuò jì)了。

現在,“斜”和“騎”都變成單音字了。不信請查11版以上的《新華字典》。用WIN10自帶的微軟拼音輸入法中,也可以部分驗證這個變化,你輸入"zuo qi"字母就有“坐騎”詞組,輸入zuo ji則不會有詞組。當然輸入法不能作為标準,真正的标準是《新華字典》。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5

而“衰”字不一樣,還是有兩種讀音的多音字。但在“鄉音不改鬓毛衰”中不再讀(cuī),而是讀(shuāi)。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6

2019年《咬文嚼字》主編還說這是條假新聞,還有待審定。但到現在2022年了,标準的讀音就是這樣。不信你看看學生的教材,再查查《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新華字典》第11版,确确實實是這樣改了。

為啥一些漢字的讀音會有這樣的變化?

首先,更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化繁為簡,降低學習難度。多音字改為單音字,本身就是屬于這一種類型。這種改讀音類型的字比較多,常見的有:

橙,統讀 chéng,取消 chén(橙子)

  從,統讀 cóng,取消 cōng(從容)

  脊,統讀 jǐ,取消 jí(脊梁)

  迹,統讀 jì,取消 jī(事迹)

  績,統讀 jì,取消 jī(成績)

  框,統讀 kuàng,取消 kuāng(門框)

  拎,統讀 līn,取消 līng(拎東西)

  繞,統讀 rào,取消 ráo(回繞)

  往,統讀 wǎng,取消 wàng(往前走)

  尋,統讀 xún,取消 xín(尋思)

  咱,統讀 zán,取消 zá(咱們)

注意以下兩個字,網傳也改成了單音字,其實不是。可以在11版以上的《新華字典》中查證,它們是: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7

其次,“定音從俗”,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也就是有些字本來大多數人讀錯的,現在扶正了。比如“呆闆”本來讀 ái bǎn,但是後來為了尊重大衆的習慣,所以從 1987 年開始,這個詞的讀音更改為 dāi bǎn。還有,荨(qián)麻疹改為荨(xún)麻疹也屬于這一種情況。

網傳靡靡之音的靡,曾經讀作mǐ,現統讀mí。其實也是錯誤的,“靡靡之音”中的靡現在還讀(mǐ)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8

第三點,地名讀音的變化。

安徽六安的“六”,到底應該讀(lù),還是讀(liù)?湖北“黃陂”的“陂”讀(pí)還是讀(bēi)?安徽“蚌埠”的“蚌”讀(bèng),還是讀(bàng)?廣東“番禺”的“番”讀(pān)還是讀(fān)?等等。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無法給出準确的答案。說句個人的意見:盡量保持古語讀法、按地方方言的讀法,而不能全方位的依北京人、完全按照普通話的視角。畢竟,這些是包含了曆史意義、地方文化的東西,我們最好不要扔掉的太多!當然了,我說了也不算!

總得的來說,字音的變化,不僅讓家長遭遇尴尬,也讓老師們常常感到有點繞。這種改變,讓家長、語文老師并不完全贊同,很多專業人士也認為不夠慎重。

雖然有很多異議,但事實就是這樣,已經變了。你若不确定最新的讀法,請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新華字典》第11版。目前,這兩個才是普通話規範讀音的标準、權威的規範。

一些漢字讀音變動帶來的影響。

通過查新版字典也會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說實話,特别是字音像“斜”這麼一改,意境全無,讓人很心塞。這些改動讓我們離古音越來越遠,詩詞的韻律蕩然無存,押韻和音律的美妙隻能在記憶中回味!

你想想看,咱中國的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特别是在古詩詞、文言文裡,音如果變了,韻就沒了,音韻美也就不複存在,義更相應發生變化

著名文化學者郦波在自己的著作《詩酒趁年華》中,曾專門提到了關于古詩詞中“斜”字的讀音。他使用了蘇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風細柳斜斜”來舉例,認為這個字隻有在讀xiá的時候,才能夠感受到一種春風蕩漾、細柳成行的春意和春感。在她看來(也是很多人的感受),應該尊重古文化,保留傳統經典的美。

說句實話:《現代漢語詞典》這樣權威的詞典中,隻有xié的讀音是不太合适的。“斜”這個字在古詩詞裡用得太多了,最好加上xiá這個音。

再比如“解”字,也是個多音字,分别讀作jiě、jiè與xiè,最常用的讀法是jiě,有分開、打開、解除、演算諸義,而讀xiè時,其中之一義為姓氏,如《水浒傳》中的解珍、解寶,另外,山西有湖名解池,也讀xiè,這也是不能随便亂改的。好在專家手下留情,沒讓解氏兄弟改姓。

有些專業人士說:為了規範現代漢語的讀音與字形,國内成立了專門的機構,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但是,在對于某些特殊漢字的處理上,仍存在着“一刀切”的粗暴

有的人說,曆史總是不斷向前走的,繁體字都能改為簡體,讀音為啥不能改?你的意見呢?

古字聲調(古字今讀音已變)9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2022分手傷心個性簽名女生壞心情 猜不透你摸不透你卻還想接近你
2022分手傷心個性簽名女生壞心情 猜不透你摸不透你卻還想接近你
你眼中的我隻是一個過客我眼中的你卻是我生命的不可缺少的有人說遇見喜歡的人,第一感覺是害怕猜不透你摸不着你卻還想接近你想回到過去,試着讓故事繼續,至少不在讓你離我而去,想看你看的世界,想在你夢的畫面。有些人,認真的讓你心疼,有些人,欠扁的讓你牙疼!人生是一杯酒,人生是一聲号角,人生是進軍的戰鼓。沒有任...
2025-11-15
袖珍椰子養護大忌
袖珍椰子養護大忌
1、黃豆養袖珍椰子。黃豆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元素,是極品複合肥料。将黃豆泡水一天煮爛,冷卻帶湯裝入塑料瓶...
2025-11-15
史記是什麼朝代的
史記是什麼朝代的
從上古黃帝時代到西漢漢武帝時期。《史記》,是由漢代的司馬談和司馬遷父子共同編寫的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曆史,是“前四史”之首。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曆朝正史皆采用這種體裁撰寫。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
2025-11-15
PP越獄助手如何越獄?做好以下幾步就可以了
PP越獄助手如何越獄?做好以下幾步就可以了
1、首先是下載個PP越獄助手,2、查看設備的資料,看看是否已經越獄,沒有越獄,就繼續。3、點擊一鍵越...
2025-11-15
太湖怎麼形成的
太湖怎麼形成的
太湖地區地殼的新構造運動,造成太湖平原下沉,河流改向,荊溪水系改道東流,由斷陷盆地成為彙水盆地,逐步形成太湖。太湖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屬季風氣候。太湖河港縱橫,河口衆多,有主要進出河流50餘條。
2025-11-1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