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芈月原本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女人,自從在楚國的時候,她的父王就對她刮目相看,并且非常寵愛她,甚至勝過了對嫡公主芈姝的寵愛。
而且,芈月自小就立志:不任人擺布,她要自己掌控命運!所以,怎麼會甘心長期屈居人下、蟄伏一生?
她跟随芈姝嫁到秦國以後,之所以主動躲近偏遠冷僻的蕙院,多開芈姝與秦王,是因為有不得已的苦衷。現在還不是她強出頭的時候。此時的她除了卧薪嘗膽、韬光養晦,别無選擇。
1、芈月被封為“芈八子”,這一刻她才決定揪出身邊的“奸細”原著原文裡有描述:
秦王的诏書已經下了,就放在蕙院的案幾上:“冊封季芈為八子,位比中更,祿秩千石。”秦宮規矩,王後以下稱夫人,然後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八子這個位置,屬于中等偏下,不至于引人注目,又不至于太低。
香兒欣喜地捧入丹書,賀道:“恭喜公主,賀喜公主! 如今您封了八子,王後以下,隻比魏夫人、唐夫人、虢美人和衛良人低,若到将來,還不定誰低誰高呢……”
芈月沉着臉喝道:“住口,這樣的話若是叫别人聽了去,将你立斃杖下,我都救不得你!”香兒吓了一跳,連忙伏地求饒道:“奴婢再不敢了,求公主饒我。”
見芈月神情嚴肅,正在為芈月卸妝的惠兒不禁停下手來,也走到香兒身邊跪下,求情道:“公主,念在香兒服侍您多年的分上,這次就饒過她吧。”
芈月自己伸手取下簪環,放在梳妝台上,輕輕一歎:“香兒,惠兒,你們還記得,當日曾經對我說過的話嗎?”
兩人對視一眼,不覺有些心驚。香兒左右看了看無人,才道:“是,奴婢記得。”
芈月看着兩人:“當日你們向我效忠的時候,我曾經說過,那時候尚無法允你們什麼,但倘若以後我可以自己做主時,一定不會辜負你們兩個的。”
兩人又對視一眼,齊聲道:“是。”
芈月肅容道:“當日你們原是威後指派過來的,我能夠明白你們身不由己,就算我自己又何嘗不是無枝可依,所以不敢給你們什麼許諾,也不敢完全要求你們的忠誠。”
芈月見兩人欲張口說話,擺了擺手制止:“大王說得很對,世間沒有一廂情願的忠貞,衣食财帛換的是效力和服從,但忠誠和貞節卻隻能以誠意和恩德交換。可如今我的命運不再操縱在威後的手中,也不會再操縱在姐姐的手中。”
也就是說,香兒和惠兒竟是威後派給芈月的“卧底”。其實,芈月早有察覺,隻是不動聲色罷了,因為她覺得時機未到。不确定自己會得到秦王的寵愛——找到一座比芈姝更堅實的靠山。所以,她隻能低調做人、安分做事。
但現在不同了,她已經找到了秦王這做靠山,香兒和惠兒想要的東西,她也給得起了。所以,她要把這一切真相揭露出來,然後看香兒和惠兒自己的态度。
2、芈月恩威并施,并且說出自己甘願受控于威後的“隐憂和顧忌”香兒道:“奴婢和惠兒這麼多年以來,從未對您做過任何不利的事情。”
芈月點頭道:“我知道。從在楚國開始到現在,玳瑁都會定時向你們打聽我的事兒,我也曾許可你們這麼做過。但現在不一樣了,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要身邊之人對我絕對忠誠。
我給你們兩個選擇。一是完全聽命于我,從此隻有我這一個主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出賣我,背叛我。二是如果不願意的話。那麼從今天開始,我另給你們安排去處,隻是不能再留你們在我身邊了。”
芈月的意思很明顯:從此你們兩個人“隻對我一個人效忠”,不要什麼事兒都暗向王後芈姝和玳瑁禀報了。不然,我隻能解雇你。”
香兒惠兒趕忙向芈月磕頭明誓,甘願效死。
芈月點點頭道:“你們若還有顧忌,也隻管告訴我。莫說你們,便是我,亦還有戎弟在楚國,掌于人手。你們若是還有親眷,先告訴我,我或可令人相助脫身。”
這就是芈月一直不敢與芈姝争寵、一直躲避秦王招幸的原因。不但她的弟弟在楚國受控于人,就連自己身邊的婢女都是威後派來的人。她的一舉一動,都被玳瑁和威後了然于心。
但,如今不一樣了,她已是秦王的芈八子,有名分,有權力,或者說,可以借助秦王的力量來與威後相抗衡、談條件了。
而且,她已有足夠力量來保護身邊的人,也給得起她們想要的“恩典”。所以,芈月才立刻與身邊這兩個“卧底”攤牌:我早就知道你們是來監視我的。現在,給你們兩條路,是繼續效忠威後和芈姝,還是效忠我?如果效忠我,就别再向玳瑁和芈姝打小報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