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高血壓#
閨蜜一凡家的孩子住院了,一問居然是高血壓,閨蜜覺得很奇怪,孩子平時沒有什麼表現,家裡也沒有高血壓的遺傳史,隻是偶爾說過頭有點不舒服。怎麼才11歲的孩子就得了高血壓呢?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能準确表達自己的病痛感受,家長也無法及時覺察孩子的不适,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一凡的孩子是在學校查體時查出高血壓的。

根據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調研報告,我國中小學生的高血壓患病率為14. 5% ,男生又比女生略高一些(16.1% vs 12.9% )。
目前國内對兒童血壓偏高和高血壓的診斷标準采用SBP/DBP≥性别、年齡和身高别的P90[或≥120/80mmHg(1mmHg=0.133kPa)]且<P95定義血壓偏高。
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高壓高于120mmHg,低壓高于80mmHg,120/80mmHg是針對12歲以上的兒童說的。
2010年依據我國11餘萬兒童青少年血壓調查數據,制定出的中國兒童青少年血壓參照标準,如下圖。

2010年中國3-17歲兒童青少年男女年齡别和身高别血壓參照标準
下面兒童有高血壓高危風險:
1.肥胖症(BMI≥95%)
2.腎髒疾病
3.糖尿病
4.主動脈弓梗阻或者縮窄
5.正在服用已知會升高血壓的藥物
二、兒童為什麼會高血壓呢?兒童高血壓分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高血壓–無明确病因。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患有原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有基礎病因。年齡較小的兒童,尤其是六歲以下的兒童,更容易發生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的原因
1.肥胖 — 兒童原發性高血壓的影響因素較多,其中肥胖是關聯性最高的危險因素,30% ~ 40% 的兒童原發性高血壓伴有肥胖。

2.性别 — 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調研報告顯示,男生略高于女生。在美國和加拿大,男孩高血壓和高血壓前期的患病率高于女孩。
3.其他危險因素包括父母高血壓史、低出生體重、早産、鹽攝入過多、睡眠不足及體力活動缺乏等。
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
兒童繼發性高血壓多表現為血壓顯著升高,但也可表現為輕、中度升高。 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比較明确,如腎髒疾病、腎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内分泌疾病或藥物等,其中腎髒疾病是繼發性高血壓的首位病因,占繼發性高血壓的 80% 左右 。
一凡的孩子收入院主要就是為了查清楚高血壓的原因,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如果是繼發性,到底是什麼疾病引起來的高血壓。
三、兒童高血壓如何科學治療?兒童出現高血壓之後,家長不要慌,科學治療能有效控制高血壓。
多數原發性高血壓兒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可以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繼發性高血壓兒童通過對生活方式的幹預,也能輔助降壓。
1.進行生活方式的幹預
- 肥胖兒童應控制體重,在保證身高發育的同時,延緩 BMI(體質指數) 上升趨勢,降低體脂肪含量。
BMI=體重/身高²(kg/m²)。身高、體重采用标準身高體重儀進行測量,取2次平均值。
- 增加有氧和抗阻力運動,減少靜态活動時間。

- 調整膳食結構及品種多樣化,控制食鹽、糖和脂肪的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薦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量為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5.0 g。
- 避免持續性精神緊張狀态。
- 保證足夠睡眠時間。
2.藥物治療
對于生活方式幹預 6 個月後血壓仍未達标的兒童,在繼續生活方式幹預同時,可啟動藥物治療。繼發性高血壓兒童則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的首選藥物有以下幾種。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ACEI) 類藥物:貝那普利、卡托普利、福辛普利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咳嗽、頭痛、頭暈、乏力等。
- 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滞劑 (ARB) 類藥物: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痛、頭暈等。
- 鈣離子通道抑制劑類藥物: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臉紅、外周性水腫、頭暈等。
- 噻嗪類利尿劑:氫氯噻嗪、氯噻酮、氯噻嗪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暈、低鉀血症等。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藥物治療的兒童,一定要嚴格遵醫囑服藥,規範治療,不可以自行加藥或者減藥,提高服藥依從性,減少藥物副作用。
四、對于患有高血壓的兒童,如何保證家庭監測血壓的準确性?家庭血壓監測需要選擇合适的血壓測量儀器,并進行血壓測量知識與技能培訓。
1.選擇合适的血壓計
血壓計常分為四大類:台式水銀血壓計、表式血壓計、電子血壓計(自動、半自動)、各種監護儀中血壓監測裝置。電子血壓計根據袖帶不同分袖帶血壓計,腕部測量裝置血壓計,指套式血壓計。

- 優選的測量血壓方法是使用水銀血壓計聽診法測量,因為标準數據是采用此法獲得的。雖然水銀血壓計是最準确的測量工具,但由于存在汞中毒的潛在風險,對于測量血壓的技術有一定要求,家庭使用受到限制。
- 無液血壓計是适當的替代選擇,并且已顯示,如果針對水銀血壓計定期校準的話,無液血壓計是準确的。所以,家長在家裡可以用無水銀的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計每年校對一次即可。
2.根據年齡大小選擇合适的袖帶
袖帶寬度大約為上臂圍的40%,上臂圍應取鷹嘴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進行測量。袖帶長度應能包繞鷹嘴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臂圍的80%-100%,氣囊寬度與長度之比應該至少為1:2。
注意:袖帶纏繞過緊或者過松都不對,導緻測量不準确。過緊導緻所測血壓低于自身血壓;過松則導緻所測血壓高于自身血壓。應以插入1指為宜。

3.掌握正确測量血壓的時機
- 在給孩子測量前應讓其在安靜的房間内靜坐3-5min。
- 不在吃飯時、活動、情緒激動等情況下測量血壓。
- 最好在早上起床後,服降壓藥和早餐前,排尿後,固定時間,自測坐位血壓。
4.測量血壓時應保持正确的姿勢
- 兒童應取坐位,其後面和足部應處于有支撐的位置。
- 嬰兒測量血壓時取仰卧位。

5.測量頻率和記錄血壓的方法:
- 對初診高血壓兒童或血壓不穩定的兒童,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2-3遍,取平均值。
- 建議連續測量家庭血壓7天,取後6天血壓平均值。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标者,可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
- 詳細記錄每次測量血壓的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而不是隻記錄平均值。應盡可能向醫生提供完整的血壓記錄。
測量時要注意以下細節:
- 測量血壓前,應避免使用引起興奮的藥物和食物。
- 為了與标準血壓表做比較,并避免兒童有主動脈縮窄時通過左上臂測量會誤測血壓偏低,應統一測量右上臂血壓。
- 測量時,手臂與心髒平齊,有所支撐, 與袖帶直接接觸。
- 測量過程中,測量者和兒童不能說話。
- 測量的頻率:《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建議,從3歲開始應該規律測量血壓,健康兒童每年隻需測量一次即可;有高血壓高危風險的兒童,應在每次就診時測量血壓。
- 不建議兒童使用手腕和前臂測量血壓。
- 精神高度焦慮兒童,不建議家庭自測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