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霜降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霜降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更新时间:2025-11-01 21:24:25

霜降節氣的特點和風俗?霜降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天氣漸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着即将進入冬天霜降後,晝夜溫差更大,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秋燥明顯,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霜降節氣的特點和風俗?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霜降節氣的特點和風俗(霜降節氣介紹)1

霜降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霜降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天氣漸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着即将進入冬天。霜降後,晝夜溫差更大,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秋燥明顯。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所以山東人霜降喜食蘿蔔。農諺有“霜降蘿蔔”一說,是指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大,露地蘿蔔不及時收獲将出現凍皮等情況,影響蘿蔔品質和收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雲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閩南台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地表達出閩台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台地區的鴨子就會賣得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闆們嘴都合不攏了,看來他們也必定會過一個開開心心的霜降節氣了。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端午佳節至,粽葉飄香時又是一年端午佳節,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這其中包含着中國人濃濃的情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的來曆端午佳節至,粽葉飄...
2025-11-01
九九重陽節和登高節
九九重陽節和登高節
今年10月14日是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因此叫重陽。“九九”諧音是“久久”,寓意為老人長壽,故重陽節是我國的老人節。重陽節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我國民間早有在重陽節...
2025-11-01
小孩過生日農曆好還是陽曆好
小孩過生日農曆好還是陽曆好
大家好,我是大雄,今天我想說的是孩子的生日要不要重視,還有事該過農曆呢還是過新曆?大家覺得孩子幾歲開始過生日好呢,還有幾歲開始有儀式好呢,我家大寶我是兩歲才給她過生日的,一歲的時候就沒過了,随便買了玩具給她玩,兩歲才買蛋糕給她過的,因為兩歲...
2025-11-01
甘肅省天水市屬于哪個地州
甘肅省天水市屬于哪個地州
天水市,甘肅省轄地級市。位于甘肅東南部,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幹旱氣候。天水在夏、商時期屬雍州。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從隴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從此有“天水...
2025-11-01
曆朝曆代國号一覽
曆朝曆代國号一覽
中國自夏以來就是王朝政治,在神州大地改朝換代、建國開元成了重頭戲,鬧紛紛你方唱罷他登場,演繹着稱王稱霸的曆史壯歌。但是,就像夏、商、周、秦、漢、晉等這些王朝名号是怎麼來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奴隸制王朝國号由虛到實1、夏朝關于夏的來源,較為可...
2025-11-0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