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磨剪刀叫賣聲
磨剪刀叫賣聲
更新时间:2024-04-29 21:15:00

作者:馬到成功 來源:美篇App

  今天是星期六,天氣很熱。中午下班步行回家,既鍛煉身體,又曬曬太陽。走到小區門口,聽到小販的叫賣聲:“葡萄,本地葡萄,10塊錢三斤,包甜。”内容實在,特别是“本地葡萄”幾個字,深入我心,這是為本地農産品在推銷和做廣告啊。隻是小販的叫賣聲,是用一個電子小喇叭自動播出,怎麼聽也聽不出那份親切感來。

  我出生在鄉下,那裡沒有集市,沒有小街,那裡也幾乎沒有小販的叫賣聲。我對小販叫賣聲的最初印象來自于電影。樣闆戲《紅燈記》裡地下黨人和李玉和接頭,那一聲“磨剪子喽戗菜刀”,堪稱經典。記得那時候我們放學回家,也會把小闆凳扛在肩上,模仿一句,“磨剪子喽戗菜刀”,自得其樂,現在想想也是忍俊不禁。不知道報童算不算小販,我童年時看過一個電影叫《報童》,劇情裡有一個小報童賣的是《中央日報》,他的叫賣聲是這樣的:賣報賣報,《中央日報》掃蕩《新華日報》。看來,小販的叫賣聲裡有政治啊。

磨剪刀叫賣聲(磨剪子喽戗菜刀)1

  童年時我最熟悉的小販叫賣聲是賣冰棍的吆喝聲。賣冰棍的人騎着一輛自行車,車後座上一般有一個乳白色的箱子,裡面放着冰棍,用舊棉被裹着。賣冰棍的人一手把住車龍頭,一手拿着一個小木塊在箱子上敲着,邊騎車邊喊道:冰棍,冰棍,兩分錢一根。後來又變成:冰棍冰棍,五分錢一根,豆沙一毛。不過我們總是看着他從我家門前的小路上騎過,幾乎沒買過。因為一是沒有錢,二是屋後小河裡的水又清又甜又解渴,還不用花錢。哈哈,說到底還是沒錢啊。還有一個比較熟悉的小販叫賣聲是貨郎的吆喝,他們挑一個貨擔子,行走在鄉下。有時候他們拿着一個撥浪鼓,一邊搖着,一邊喊着:鴨毛鵝毛拿來換啊,牙膏殼甲魚殼拿來換啊。我們對這個興趣很濃,貨郎們也是什麼都要,破布爛棉花,曬幹了的雞肫皮。如果是鴨毛鵝毛,大人們會換一些針頭線腦,其它小的東西,換來的會是我們的最愛。麥芽糖,掼的響炮等等。

  小販的叫賣聲最主要是廣而告之的作用。有的東西不吆喝也行,有的東西還非得吆喝,有的東西吆喝起來還很有意思。我們常聽到的賣西瓜的是這樣吆喝的:賣西瓜,賣西瓜,又甜又脆的大西瓜,兩毛錢一斤,不甜不要錢。随着叫賣聲,我們會停下自行車,東敲敲,西挑挑,選一個大小合适的西瓜。有時,我們對自己的技術不放心,還請小販用刀把西瓜切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塊來,嘗嘗西瓜甜不甜。甜了,我們把掏出來的那一塊小西瓜片塞回原處,掏錢付賬走人,不甜,我們重新挑選。不是不甜不要錢嘛。有的時候賣瓜的人說甜,買瓜的人說不甜,可就要扯蠻了。

磨剪刀叫賣聲(磨剪子喽戗菜刀)2

  小販的叫賣聲裡有娛樂的功能,有時也是才華的展示。叫賣的詞兒有的幹脆利落,有的則是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小販叫賣時有說有唱甚至還有打竹闆的。炎炎夏日,數九寒冬,小販們的叫賣,既是為了生意,有時也有娛樂的成分,同時也可以打發時間。我們老家村裡有個人,叫王紹代,是一個賣老鼠藥的。我從未見過這個人,但他賣老鼠藥的叫賣詞兒,在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之間流傳過,四十年過去了,我還能記得幾句:”老鼠藥,老鼠消。老鼠一吃就報銷。吃的快,倒的快,如果不靈你就找我王紹代……”現在想來還挺有意思的。

  小販的叫賣聲也在與時俱進。當年的冰棍冰棍聽不見了,鴨毛鵝毛拿來換呀,也聽不見了。再後來的大甩賣,清倉大甩賣,六折大甩賣,也不大聽得到了。小區裡有時會聽到這樣的吆喝:“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高價回收啊”。哈哈,說是高價,也隻有幾十塊錢。大街上的叫賣聲,多已被電子音響廣播代替。不過,現在吆喝的可不僅是小販。我們城市的電子産品當年在中央電視台的吆喝聲就大大有名。“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脍炙人口,深入千家萬戶。地方也開始吆喝,什麼“好客山東歡迎你”,“走遍天下神州,最美還是貴州”,都挺好的。我們城市的廣告詞現在是:鹽城,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也是别具一格。小販的叫賣聲裡有文化,都市的宣傳詞裡有叫賣。

磨剪刀叫賣聲(磨剪子喽戗菜刀)3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