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石門縣地方戲曲
石門縣地方戲曲
更新时间:2024-05-03 12:38:29

石門縣地方戲曲(蓮城絕活傳統戲劇)1

不少青年演員投入到《戰地黃花》花鼓戲演出中。(記者方陽 攝)

長沙花鼓 湘潭特色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馮葉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長沙花鼓戲傳至湘潭,亦有了自己的特色。

湘潭山區、丘陵各半,原屬古三苗區域,有載歌載舞的民風。從泥土中來的湘潭民間藝人,有着開朗樂觀、風趣幽默的個性,加上受湘绮文化的長期浸染,受邵陽花鼓、衡州花鼓等的滲透,逐漸形成了獨有的演唱風格,并創作出了不少湘潭人自己的故事。

此乃“長沙花鼓,湘潭特色”。湘潭的花鼓戲也成功入選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長”

在泥土中

花鼓戲從泥土中來,到百姓中去。這一點,老藝人們更有體會。

出生梨園世家的黎滔12歲時便加入了花鼓戲劇團。那一年是1979年,正處花鼓戲的巅峰時期。

農村百姓最愛花鼓戲。湘潭稍大一點的鄉鎮都會有自己的劇場,可容納600-1000人不等。劇團在一個鄉鎮劇場的演出,常常是連演一二十天,每天演三四場,且場場滿座。

那個年代,黎滔等藝人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明星,走到哪兒都受人追捧。而追捧的背後,也有些“私心”。畢竟,一票難求是常态,花錢買票也得“走關系”。

花鼓戲為什麼這麼火?湘潭人或許會回答,“沒有為什麼,自己屋裡的家夥,哪個不喜歡。”

長沙花鼓戲有着160餘年的曆史。湘潭花鼓戲從長沙花鼓戲中來,其演出劇目、聲腔分類、行當劃分,都與長沙花鼓戲一脈相承,演員們唱的是長沙官話,與湘潭方言十分相似;講的是充滿地方色彩、貼近百姓生活的故事,如《補鍋》《打銅鑼》《小姑賢》,更别提聲名在外的《劉海砍樵》了;演出節奏也十分明快,演員聲調高亢,很能調動現場氣氛。

可以說,湘潭花鼓戲生動而形象地展示了湘中腹地湘潭地區的民俗和文化傳統,是一塊從湘潭土地上來、走入湘潭百姓之中的民間藝術瑰寶。

“躍”

在舞台上

湘潭的花鼓戲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電視等的出現帶來了全新的娛樂生活方式,地方戲曲藝術受到極大沖擊,倒逼着從業者走上改革之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湘潭市花鼓戲劇團不再滿足于演出傳統劇目,而是根據現實需求,自創了順應時代發展的全新劇目,比如《搖大伢子撿柴燒》——減去傳統劇目中的神話元素,改編身邊的真實故事,把觀衆重新找了回來。除此之外,這部戲還有另外一個收獲,代表全省參加全國的藝術節,湘潭的花鼓戲從此走向全國人民的視野。

創作的閘門一旦打開,便是源源不斷的新作品。2002年,湘潭市花鼓戲劇團、歌舞劇團、湘劇團合并重組為湘潭市藝術劇院。之後,其創作的花鼓戲作品獲得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省藝術節“田漢大獎”“田漢新劇目獎”等重要獎項。

這些年,越來越多具有湘潭元素的花鼓戲被搬上了大舞台,如《齊白石》《戰地黃花》等。服裝、道具、燈光等方面也與過去有了天壤之别。湘潭市藝術劇院演員團團長王葉松是從原縣花鼓戲劇團一路成長過來的,感受最為明顯:過去用的是吊景、舞台燈光十分簡陋,但現在多為實景演出,運用3D效果,道具方面也更為講究。當然,這樣的配置對演出場地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劇團外出演出時,道具、服裝、布景這些,就能裝上十輛汽車。

“流”

在血液裡

觀衆在逐漸回歸,演員呢?黎滔、王葉松都已不再年輕,這門傳統藝術形式亟待年輕人來傳承。

目前,市藝術劇院的演員中,30歲以下的有十來名,其中年紀最小的是21歲的陳樂瑤。

陳樂瑤在農村長大,從小愛和爺爺奶奶看花鼓戲,考入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後,更是專業學習了花鼓戲。如今她已是市藝術劇院的一名小演員,除了每天花4個小時練習基本功,還跟着劇團四處演出——

有時在社區,有時在農村。有時,她是《戰地黃花》裡的進步學生;有時,她是《小姑賢》裡的刁鑽婆婆。演花旦時,身段要輕盈;演婆旦時,嗓子要粗啞。如此變幻多端,以至于陳樂瑤的爺爺都說,“我可認不出你來咯。”這時的陳樂瑤,才會做回她自己,露出少女的天真笑容。

這份笑容裡,照見的是傳統藝術的未來。“言百姓所言,唱百姓所唱,講百姓身邊事,照今朝人民心。”戲不離人,人亦不會離戲。

石門縣地方戲曲(蓮城絕活傳統戲劇)2

龐世明(中)的班子為我們表演韶山皮影戲。 (記者 羅韬 攝)

韶山皮影戲:

人與影的故事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谷桔

以歡快的鑼鼓聲為序章,緊接着傳來湘式唱腔,京胡、大筒等樂器聲也随之響起。但,觀衆們看不到這有條不紊的“中式交響樂”現場,他們看到的隻有舞動的影偶。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在韶山一帶,這樣既有看頭又有聽頭的“韶山皮影戲”,如今依然點綴着人們的生活。

舞台前後

用幕布張羅起來的舞台上,一個個影偶跳動着。有時是戴頭冠、着華服的文人唱着小調,有時是長須武生踏馬而來展示高強武藝,更有多人打鬥的場面,影偶槍來劍往、上下翻騰,好不熱鬧。皮影戲表演中有曆史演義、民間傳說、愛情故事、神話寓言等故事,琳琅滿目,這些便是觀衆看到的“影”的故事。

這天,龐世明唱的是《郭子儀上壽》,好奇的人們把目光投向幕布之後發現,這裡有着和舞台前一樣精彩的畫面。

幕後是“人”的故事。“标配”是三人,擔任“操琴”的龐世明坐在正中間,他将京胡攬在懷裡,手中拿兩根木槌,衣領上還别着麥克風,随時準備一人分飾三角;其左手邊的名曰“一手抓”,配合着一起吹吹打打;“操像”則在他前方,為影偶操控者。有時幕後還會多一人,負責幕布下方的電腦打字部分。表演開始了,幕布上,武打場面正酣;幕布後,民間藝人同時玩轉多種中國傳統樂器,一片繁忙卻有條不紊。在“人”創造的節奏中,“影”的故事時而緩和時而緊張,引來觀衆陣陣掌聲。

韶山皮影戲講究操耍技巧和唱功,操耍和演唱都是經師父口傳心授和長期勤學苦練而成。演出時,藝人們都有操縱影偶、樂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時兼顧的本領,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時操耍七八個影偶,文場的音樂與唱腔有喜有悲、聲情并茂、動人心弦。

“我們這邊的皮影戲主要用于建房、結婚等喜事,也用于做壽,但以陰壽為主。”今年58歲的龐世明,從事皮影戲表演20餘年,他介紹,韶山皮影戲使用的是湘劇和花鼓戲唱腔,當地人們多在農曆7月、12月請唱皮影戲,前者集中在中元節前後,主要用于祭祖;後者主要用于一年以來的還願、保平安等。據了解,這種民間藝術在韶山農村已傳承逾百年。

戲外春秋

2009年,出身于專業花鼓戲團的龐世明專門成立了皮影隊,經常活躍在韶山及周邊地區。牛年的農曆12月20日是龐世明最忙的一天,他從淩晨4時忙到21時,演完這場來不及休息又得趕下一場。去年年底,他和夥伴們從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忙到二十八日,還推掉了春節期間的不少演出,一連演了50來場。

“其實,大概從2010年開始,皮影戲就冷淡多了。”龐世明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前,他們每年少說也有300場演出。如今,韶山皮影戲全年隻有兩個旺季,平常一個月也就演三五場,最多不過10場。由于收入不穩定,皮影戲演出隻是龐世明團隊的附帶業務,并非主業,如今也沒人跟他學藝了。

韶山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韶山皮影戲的現狀不容樂觀。

生産、生活方式及娛樂形式的變化,使得皮影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農村城市化的現象,也影響了皮影戲賴以生存的環境。大部分制作和表演藝人如今年事已高,不再表演,一些老藝人甚至已經過世。此外,傳統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比如,長時間日曬會導緻顔料褪色,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這對強調批量生産的工業化社會來說無疑都是緻命的弱點。

然而,韶山皮影戲因為其本身特點,可以成為文學、音樂學、民俗學等諸多領域的研究對象,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為了保護這項民間藝術,韶山皮影戲被列為我市傳統戲劇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韶山當地也通過收集整理制作教學教案、培養一批新演員、成立傳習所、開設皮影教學課、邀請老藝人教學、開展新老藝人學習研論活動等方式着力培養傳承人。

石鼓木偶戲:

咫尺舞台 人生百态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熊婷

“頃刻間演出千秋事業,咫尺地囊來萬裡河山。”竹木搭建框架,紅布圍起舞台,形成約莫4平方米的戲台,台前“演員”在幕後演員的操縱下,時而袖袍抖動,時而掩面羞澀,伴随幕後演員時而高昂、時而低語的鄉音唱腔,穿插上鑼、鼓、镲、唢呐等樂器的伴奏,演繹着人生百态,觀衆無不動情,這便是湘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湘潭縣石鼓木偶戲的魅力。

台前的“演員”們是身高一米左右的木偶,它們身着各式各樣的彩衣,有的還配有頭飾,木制的臉面上刻畫着神色各異的表情,在戲台上或定乾坤,或決生死,或啟智慧,而操縱着這一切動作的是一根與木偶頭相連的命杆和兩根與木偶手部相連的手杆。幕後的演員左手持命杆,舉起木偶,右手操縱手杆,讓木偶完成踢腿、作揖、翻轉、跳躍等動作,再配合上操作者的走位和戲腔,一場跌宕起伏的大戲就此鋪開。

“石鼓木偶戲所用的都是這種由操縱杆控制的杖頭木偶。”石鼓木偶戲傳承人左都華介紹,木偶的種類有很多,常見的還有提線木偶、布袋木偶等。此外,木偶戲也有許多流派,石鼓木偶戲源于衡山派,至今已有200餘年曆史,20世紀8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那時候是文學、詩歌和藝術的黃金時代,電視節目尚不普及,民間藝術在此時崛起,當時以莫菊芳、陳本初為首的藝術家們組建了青山木偶藝術劇團。憑借着表演方便、道具簡單、内容通俗易懂等優勢,石鼓木偶戲一躍成為當地百姓最為喜愛的一種文娛方式。

即便盛極一時,石鼓木偶戲也遇到過失傳的窘境。石鼓木偶戲表演至少需要6人,而到2019年,石鼓木偶戲存世的藝人僅兩位,且均已步入耄耋之年,其中就包括左都華的父親左克和,今年90歲的左克和已經舞不動、也唱不響了。

1982年,在左克和的引導下,左都華學習過一段時間木偶戲,但受時局影響,左都華轉行學習唢呐。2019年,看到當時87歲的父親又唱又跳,隻為留下一絲石鼓木偶的命脈,左都華開始鑽研木偶戲,從一名吹唢呐的樂手跨界成為木偶戲演員。

“看木偶戲,一觀面容、二看動作,三聽戲文。”如今,《九龍山》《楊家将》《收姜維》等經典片段,左都華可以信手拈來,看客們點的唐朝、宋代的戲文更是不在話下。湘潭縣相關部門組織了專業錄制人員進行搶救性保護記錄,用攝像機從不同角度記錄演繹的場景,希望為後人傳承、研究、利用“石鼓木偶戲”留下寶貴資料。重新活過來的石鼓木偶戲也在嘗試豐富形式,讓戲走出鄉間,重新回到普羅大衆的視野中。

韶山地花鼓:

走村串戶送祝福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谷桔

虎年大年初七,韶山市新天名府小區,不少業主打開自家防盜門,迎接一群演員上門表演。走在前面的兩名表演者一身花鼓戲演員打扮,唱着吉祥的《送财》歌,其後是樂器演奏團隊,唢呐、二胡、大小鑼鼓等齊上陣,營造出濃厚氣氛。這種表演是頗受當地居民歡迎的“地花鼓”。

“我從十幾歲唱起,就是跟着大人們唱會的。”今年58歲的劉玉良是兩名表演者之一,韶山地花鼓名段《望郎》《采茶》《十送》等,她張口就來。她介紹,地花鼓是一種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演員必須是兩人或四人,加上樂器演奏者,一個團隊得有七八人才行。和花鼓戲有所不同的是,地花鼓較為短小精悍,唱的都是“小調子”,即隻唱幾段唱詞,每個表演僅有幾分鐘。

韶山地花鼓最大的特點要數上門表演。演員們通常會在兩種情況下上門演出,一是受到邀請專程上門,二是見居民家門敞開着主動上門。今年大年初五,劉玉良和搭檔們就受邀上門表演了一曲《送子》,劉玉良抱着兩個布娃娃,為一對夫妻送去早生貴子的祝福。

一直以來,韶山當地人民十分喜愛地花鼓表演,成為春節期間的一道風景線。劉玉良介紹,春節期間表演地花鼓時,演員們基本上都是每家每戶進門,經常要演通宵,甚至要持續到正月十五。這種傳統文化活動,自疫情以來受到了影響,難免令人覺得遺憾。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錫宜一體化内容
錫宜一體化内容
錫宜一體化内容?大家都知道,“錫宜協同發展區”規劃提出将近一年多了但普通老百姓眼中,并沒有看到什麼實質性的變化,隻是在新聞中看到幾次會議的報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錫宜一體化内容?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錫宜一體化内容大家都知道,“錫宜協...
2024-05-03
淄博北部新城中心區
淄博北部新城中心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龍山公園、花山公園、九頂山公園、豬龍河濕地……随着一系列生态恢複工程的竣工和即将投用,淄博高新區已經成為中心城區生态環境新高地;高鐵北站通車、西五路北延通車、聯通路東延通車、G233克黃線通車、建設魯泰大道-魯山...
2024-05-03
玻璃清洗專用消泡劑配方
玻璃清洗專用消泡劑配方
玻璃清洗專用消泡劑配方?玻璃的微觀結構中每個陽離子被一定絡合數的氧離子所包圍玻璃中多數陽離子體積小,具有較大的場強在玻璃内部,這些力處于平衡狀态,而在玻璃表面有剩餘的鍵力,它表現為強烈的表面力(表面能)這種較高的表面能很容易吸附污垢,并侵入...
2024-05-03
沈陽地道小吃最全攻略
沈陽地道小吃最全攻略
本期導讀:沈陽最有名的8種小吃,每種都是沈陽人的心頭愛,你吃過哪幾種?沈陽是遼甯省的省會,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也是清朝的發祥地,素來就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除此之外,沈陽還是一座有名的美食之都,沈陽的美...
2024-05-03
大腦很重要漫畫
大腦很重要漫畫
内容為網絡搜集,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删除!,
2024-05-03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