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回族古爾邦節的風俗
回族古爾邦節的風俗
更新时间:2025-07-21 07:31:25

回族古爾邦節的風俗?節日活動古爾邦節的主要内容有:(1)舉行會禮,穆斯林們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場所,舉行盛大的儀式和慶祝活動;(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節日之前準備好到時要宰殺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須健康,分駱駝、牛、羊三種,根據家庭的經濟情況來決定宰殺後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贈送親友以及施舍給窮人中國新疆地區的穆斯林稱該節日為“大爾德”(大節日)這一天,穆斯林們都精心打扮,宰殺牲口,邀請親戚朋友前來做客,同時還舉行各種文藝活動而在回族穆斯林當中,對該節日的重視程度就低于開齋節,一般把它稱為“小爾德”(小節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回族古爾邦節的風俗?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回族古爾邦節的風俗(回族古爾邦節風俗是什麼)1

回族古爾邦節的風俗

節日活動。古爾邦節的主要内容有:(1)舉行會禮,穆斯林們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場所,舉行盛大的儀式和慶祝活動;(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節日之前準備好到時要宰殺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須健康,分駱駝、牛、羊三種,根據家庭的經濟情況來決定。宰殺後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贈送親友以及施舍給窮人。中國新疆地區的穆斯林稱該節日為“大爾德”(大節日)。這一天,穆斯林們都精心打扮,宰殺牲口,邀請親戚朋友前來做客,同時還舉行各種文藝活動。而在回族穆斯林當中,對該節日的重視程度就低于開齋節,一般把它稱為“小爾德”(小節日)。

宰牲。各地穆斯林于節日前三天須備好牲靈(羊、牛、駱駝),大戶用駝,中戶用牛,小戶用羊,無力宰牲者免除。羊為1人1隻,牛為7人1頭,駝等同于牛。不管哪種牲靈,均須健康強壯,外觀美麗。古爾邦節所宰牲靈的肉通常分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饋贈親友,1份施散窮人。宰牲時必須高念“泰克比爾”(Takbir,即真主至大),宰牲方為有效(Mustahabb,可嘉聖行)。

會禮。會禮是古爾邦節的核心内容之一。穆斯林沐浴更衣後會聚于城市中心清真寺或寬暢的郊野舉行盛大會禮儀式,以誦讀《古蘭》和紀念先知、贊美聖賢為主要内容。各地穆斯林每年逢此日,都要戒食半日,俟會禮後進食。中國新疆地區的突厥語系的各族穆斯林比内地穆斯林更重視古爾邦節。是日,萬人空巷,皆盛裝參加會禮,然後宰牲宴請親友賓客,并與前來祝賀節日的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舉行豐富多彩的文藝聯歡,歡慶歌舞延續數日。通用漢語的穆斯林,是日也盛裝赴寺會禮,家中薰香,有條件者在宰牲宴請親友的同時,遊墳誦經,緬懷先人。有些地區的穆斯林還于節前齋戒10日,故有“小爾德”(‘IdSaghir,即小節日)之稱。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天秤男和什麼星座最配
天秤男和什麼星座最配
1、天秤座男生和雙子座女生最配2、天秤座男生在愛情裡總是尋找平衡,對異性總是抱有好奇的想法,所以雙子...
2025-07-21
早期斯琴格日樂演唱現場(搖滾女神斯琴格日樂演唱會即将唱響德州)
早期斯琴格日樂演唱現場(搖滾女神斯琴格日樂演唱會即将唱響德州)
  能夠上春晚是很多歌手一輩子的夢想   第一張唱片創造了大陸樂壇的一個神話   她一舉橫掃了當年所有的最佳新人獎   她被人稱為“中國女性搖滾第一人”   至今仍然無人能望其項背。   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成為她的開台歌。      2019織謠——斯琴格日樂演唱會   魯網德州4月30日訊(記者 吳美琳 通訊員 李園)“唱山歌嘞,這邊唱來,那邊和,哦噢...
2025-07-21
道家諱字專用字典(食色性也需字來曆)
道家諱字專用字典(食色性也需字來曆)
     劉東汶:需儒字義   需字如何解釋,儒字如何解釋?我們的先祖們是睿智和聰明的。把兩個十分抽象的、看不見、摸不着的需儒二字解釋得讓人能夠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這種神奇智慧的确令人稱奇。      需xū   需:雨 而。甲骨文中“需”字是一個躺卧床上的人(應當說是女人),她的下身旁邊有着三滴液體,但隐去了已經離開的男子。“需”字本義:成年男女之間合法...
2025-07-21
買房子2樓怎麼樣
買房子2樓怎麼樣
1、外部的陽光:陽光是否充裕是否能夠照射到屋子裡面,充裕的陽光晾曬衣物更容易消菌殺毒,容易晾幹。2、...
2025-07-21
鄉村振興2023年重大變化(由漂到)
鄉村振興2023年重大變化(由漂到)
  新華社南昌9月14日電 題:由“漂”到“安”——“1 7”個民族的鄉村振興故事   新華社記者袁慧晶   進入秋季,南方的太陽依舊火辣。   侗族姑娘黃志秀在自家的桃林裡忙着采摘桃膠,她額頭滲出的汗水和樹上分泌出來的桃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亮亮的。   “這東西以前挂在樹上沒人要,如今賣70元一斤都有人搶着要。去年一年賣桃膠賺了3000多元。”黃志秀告...
2025-07-2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