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嗎
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嗎
更新时间:2024-04-19 21:35:11

看到“七不出,八不埋”這條俗語,很多人可能自然聯想到,在我國農村流傳較廣的另一條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九九出門多是非”或者“七不出,八不歸”。有的人認為,前面那條俗語是不是搞錯了,“八不埋”應為“八不歸”吧?

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嗎(農村俗語七不出)1

這條俗語沒有錯,農村确實存在這樣一條俗語,而且與出門和歸家的禁忌俗語,雖然有一定聯系,但是,是兩條俗語是兩種不同的風俗禁忌,農村風俗方面來說,其民俗含義是不相同的。這條俗語主要流傳在長江中遊一帶的一些農村地區(此地區也非全部如此,隻是個别地方)。也就是說,這條俗語反映的是這些地方的風俗禁忌,其他地方就不一定有這種說法。

這裡先得解釋一下“七不出,八不埋”的意思。

“七不出”,是指有女兒的人家,不能把出嫁的日子,選擇在農曆每月逢七的日子,即每個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三天。事實上,這裡不僅隻是女方家時逢七不能安排女兒出嫁,同時暗含男方娶親的日子,也不能選定在逢七的日子。

“八不埋”,是指辦喪事的程序之中,不能把出殡(安葬)的日子,選擇在農曆每月逢八的日子裡,即每個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三天。當然,農村通常有兩種埋葬方式,一種是把老人送到墓地後,當天就落圹(即把棺材放在土穴中安定好位置,之後就再也不能絲毫的移動)、掩土、堆墳,叫“熱葬”,另一種埋葬是,少則要等上幾日,多則等上一個月,才能落圹、掩土、堆墳,叫“延葬”或者“待葬”。“延葬”是舊時很多地方規矩,這種安葬的方式相對要麻煩一些,要孝子到墓地日夜守護,現在這種守護的習俗大多消失了,但這種安葬的方式在農村依然存在。因此,“八不埋”,也包括了這種另行選擇安葬(落圹、掩土、堆墳的時間)方式的日子。

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嗎(農村俗語七不出)2

那麼“七不出,八不埋”這種農村風俗,到底有什麼樣的說法呢?

現在很多人認為,女方出嫁和男方娶親(事實上是一回事)不能選定農曆逢七的日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封建社會時期,有一種休妻制度,封建社會休棄妻子的七種理由,又叫“七出之條”,七出也稱“七去”。因為逢七出嫁,即“逢七出”,農村認為這對婚姻不吉利。二是老人去世後,農村有做“七七”的說法,因為七與喪事有關,也為農村所禁忌。而“八不埋”,過去農村人把老人去世稱為“歸西”,“八”讓人想到甲魚的另一種俗稱,“歸”諧音“龜”,兩種動物合在一起是農村人常用來罵人的話,因此為農村人所忌諱。

現在也有一些人,圍繞“七”和“八”兩個數字,在行為和道德方面的類型,例舉出多種出各種說法。這些說法,有的地方确有其說,有的是現在一些人的一種猜測。

比如,有些人認為,“八不歸”的意思是有人在外違反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中的任何一條,因為怕給祖宗和家人丢臉,不敢回家。這種說法顯然是用現代人思維方式牽強附會得出的結論。試想一想,“八不歸”是農村的一種風俗,是針對所有外出回家的人而言的,而不是隻是對那些外出時做了出格之事的人而言的。再說,難道過去凡是出門的人,一旦出門就都要做出格的事嗎?這種說法實在太荒謬了。

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嗎(農村俗語七不出)3

又比如,現在有人說,“七不出”指家裡沒有備足“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樣用品,因擔心家裡而不能出遠門。這種說法也是十分荒唐可笑的。過去,人們的生活水平比較低,富裕人家才備足這七樣日常用品,而普通百姓家裡,家裡隻有“柴、米、油、鹽”足了,像“醬、醋、茶”就是普通人家來說,不是必備之物,對他們來說是奢侈品,家裡可有可無,隻要不餓肚子就行了。再說,所謂“出門”,在過去沒有遠近之分,不定要去上百裡上千裡的地方才算是“出”。例如,農村手藝人到别人家去做事,從行業規矩來說,第一次挑着工具出去,哪怕是在本村,也算是“出門”。再例如,過去從事狩獵行業的人,就是到村裡附近打獵,當天還能回家,也算是“出門”。如此等等。

事實上,農村的說法主要是因為逢七和逢八的日子不好,不吉利。我國長江中遊地區農村流傳的一些俗語,可以充分印證這一點。下面例舉幾個古荊楚之地關于農曆逢七和逢八日子中的禁忌俗語。

1、“七不吵,八不鬧”

這條農村俗語意思是,在農曆逢七和逢八的日子,家裡人不能吵鬧,家裡人也不能與外人吵鬧。事實上,我國農村過去普遍有這種說法,但是,長江中遊一帶的農村這種說法顯得比較獨特,與我國其他地方存在很大差異。

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嗎(農村俗語七不出)4

我國農村多數地方都有每月不能吵鬧的特定日子,既不能罵人,也不能說一些不吉利的話。很多地方把這種日子定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因為這兩天為農村敬神和家庭敬祖的日子,很多人家在這兩天,早晚要給家裡的神龛或祖先牌位點燈燒香。因此,很多地方忌諱吵鬧、罵人、說不吉利的話、做不吉利的事等,尤其忌諱對神靈和祖先的亵渎語言和行為。“七不吵,八不鬧”與初一十五兩天的禁忌是一樣的。事實上,這些地方也大多遵守初一十五的規矩,但他們同樣也把逢七和逢八加入進來,主要是他們認為,這兩天日子很怪異,做事很不太順利,也就認為很不吉利,因而才有了“七不吵,八不鬧”這種農村習俗。

2、“七颠八拗,陰陽怪竅”

“七颠八拗,陰陽怪竅”,這條農村俗語中的“七”和“八”,也是指農曆逢七和逢八的日子。意思是說,每月逢七和逢八的日子,非常不好,遇事很别扭,會遇到多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因此做事很不順利,如果這天去辦事,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也就因為如此,農村認為,逢七這天是不宜确定為結婚的日子的,主要是怕結婚後,新婚夫妻感情不和,生活不順心,争吵不斷,且婚姻不得到頭。逢八不能安葬老人,主要是農村在老人落圹進,通常這樣的大事,不能放在這種一個别扭的日子裡。農村的這種說法,與我國古代的一個詞語“七扭八拗”有類似之處,這個詞的主要意思,也是很别扭、不通暢之意。我國古代還有一種成語“七瘡八孔”,意思是窟窿多,通常用來比喻經濟上負債累累。而農村也有則有“七疔八瘌”、“七病八痛”、“七災八難”等,指人的運氣不好,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病痛、災難比較頻繁。

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嗎(農村俗語七不出)5

3、“逢七不開鑼”和“頭八發,二八、三八拿刀殺”

“逢七不開鑼”這一句就更體現了農村人對逢七的日子忌諱了,範圍也更寬了。過去,農村人家遇到紅白喜事、祭祀、節慶等,都有敲鑼打鼓、奏樂、放鞭炮的習俗,以烘托熱鬧的氣氛。這裡說明,一些農村紅白喜事和祭祀等活動,凡是與敲鑼打鼓相關的事情,非常忌諱逢七這天開始。

“頭八發,二八、三八拿刀殺”這句話中的“頭八”,即初八,二八,即十八,三八即二十八。每月初八的日子還是比較好的,紅白喜事、建房、祭祀等都是好日子,但是,逢十八、二十八的日子就非常不好過。“拿刀殺”是一種非常可怕的事,比喻做事的結果非常壞、非常兇險,也就是不宜做。

像這類俗語在古荊楚之地還有很多,總的來說,就是為了說明逢七和逢八的日子,不是好日子。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

“七不出,八不埋”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民間風俗通常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也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言。是過去人們缺乏科學知識,對一些神秘的自然現象無法解釋,而采取的一種消極的回避措施,其目的就是為了趨利避害,過上安穩的生活。

農村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嗎(農村俗語七不出)6

總而言之,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七不出,八不埋”這種說法,是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的地方風俗,隻是個别地方的風俗,這種風俗不具有普遍性。如今這些地方的農村,大多數人思想已跟上了新時代的步伐,不再相信這些落後而迷信的風俗了。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