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四川各地名字由來
四川各地名字由來
更新时间:2025-08-14 07:54:17

一種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四川境内有四條大江,分别為長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因為四條大川,所以簡稱四川,但是這種說法很不準确,因為四川境内的江還有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等,所以這種說法争議很大。

四川各地名字由來(四川省名稱的由來)1

四川曆史上很長時間簡稱為蜀,或者巴蜀,直到唐朝武德二年設置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在梓州(今三台縣),下轄梓州、遂州、綿州、劍州、龍州、普州、陵州、泸州、榮州、資州、簡州、阆州。759年增加昌州、渝州、合州。764年和西川合并,767年再分東西川,開始治遂州,為東川都防禦觀察使,兼靜戎軍使。此後簡稱西川、東川。

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置四川路,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轄境約當今四川省邛崃山、大渡河以東和陝西省漢中地區西部,貴州省大部,甘肅省、雲南省、湖北省一小部。

開寶四年(971年)分置陝西路(峽路),“峽路”别置水陸計度轉運使,治夔州(唐宋又名雲安郡,今奉節),領“遂、合、渝、泸、昌、開、達、渠、巴、蓬、資、戎、涪、忠、萬、夔、施十七州及廣安、梁山、雲安三軍”(《長編》卷14)。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合并為川陝路。鹹平四年(1001年),分川峽路為益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夔州路,簡稱“川峽四路”

四川各地名字由來(四川省名稱的由來)2

益州路,治成都府(治今成都市)。轄境相當今四川省江油、北川等市縣以南,喜德、沐川等縣以北,小金、滬定等縣以東,綿陽、井研等市縣以西地區。嘉祐四年(1059年)改為成都府路。

梓州路,治所在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縣)。轄境約相當今四川省和重慶市嘉陵江下遊、涪江中下遊、沱江中下遊及四川省筠連縣、合江縣以北以西地區。重和元年(1118年)改為潼川府路。

夔州路,治所在夔州(治今重慶市奉節縣)。轄境相當今四川、重慶兩省市萬源、達州、墊江、璧山、綦江等市縣以東,貴州省遵義、湄潭、鎮遠等市縣以北,湖北省建始、五峰等縣以西,并羁縻今貴州省貴陽、都勻、安順、獨山、榕江等市縣間諸州。

利州路,在四川北部設的路。北宋管轄一府(興元府)、九州(利州、洋州、阆州、劍州、巴州、文州、興州、蓬州、龍州)。南宋管轄三府(興元府、隆慶府、同慶府)、十二州(利州、洋州、沔州、巴州、阆州、蓬州、政州、金州、階州、西和州、鳳州)、二軍(大安軍、天水軍)。

四川各地名字由來(四川省名稱的由來)3

因為四路,被總稱為“四川路”,在其後的曆史中,川陝四路一直發揮着重要貢獻,尤其南宋四川軍民依靠山城抗擊蒙軍53年,延長了南宋國祚,元朝置四川處行中書省,明朝改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朝為四川省,沿用至今。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藏族重要節日彙總
藏族重要節日彙總
藏族民風淳樸,藏族節日知多少?六大藏族節日帶你長知識中國上下文明五千年曆史,每逢重要日子就會設置相關節日。比如春節,辭舊迎新舉國歡慶;重陽節,登高望遠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節的賽龍舟紀念屈原等等。逢年過節我們會換上新衣,帶着美麗的心情,大家相...
2025-08-14
古人贊美葡萄的詩句
古人贊美葡萄的詩句
我主張從“詠物詩”中去窺測民族性,進而窺測哲學世界,并能因此而明白民族的價值觀。但這種主張的前提是:詩中的哲思必須已形成全民族的共識才行。譬如中國人看雞,雞冠是文采,足距是武備,敢與敵人鬥是勇,呼喚母雞先食是仁,風雨雞鳴都能準時是信,雞有這...
2025-08-14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借問灑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詩》。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綠草勃發,還時常天氣變化,溫度忽高忽低及不正常,還時常有大風和陰雨蒙蒙。古時侯的人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了...
2025-08-14
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一朵梨花壓海棠,指的是“老牛吃嫩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一朵梨花壓海棠,指的是“老牛吃嫩草”。它是蘇轼寫給朋...
2025-08-14
春節放鞭炮的傳說來曆
春節放鞭炮的傳說來曆
放爆竹是我國人民春節時借以助興的習俗。這一習俗源于漢魏時期,南北朝風俗書《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據說古時,住在山區的人,常得寒熱病(可能是今天的瘧疾)。當時被認為是惡鬼作怪,于是為了一年平安無事,便...
2025-08-1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