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烏紗帽的曆史來源你知道嗎
烏紗帽的曆史來源你知道嗎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1:38

烏紗帽,古代官吏戴的一種帽子。

烏紗帽的曆史來源你知道嗎(烏紗帽的由來)1

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官員頭戴烏紗帽起源于東晉,烏紗最早見于東晉,但那時烏紗并非官員所有,不管身份高低貴賤臣民皆可戴。

烏紗帽的曆史來源你知道嗎(烏紗帽的由來)2

但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卻始于隋朝,興盛于唐朝,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下诏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并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别官位的高低。這樣隻要腦袋一動,軟翅就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

烏紗帽的曆史來源你知道嗎(烏紗帽的由來)3

不過,宋代烏紗帽仍然是民間比較普通的便帽 。

烏紗帽的曆史來源你知道嗎(烏紗帽的由來)4

明朝以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令,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紗帽,穿團領衫,束腰帶。有功名但未授官的狀元、進士和“緻仕”的官員,也可帶紗帽。

烏紗帽的曆史來源你知道嗎(烏紗帽的由來)5

到明世宗時(嘉靖年間,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人們開始将紗帽稱為“烏紗帽”,并成為專門的官帽,但帽的雙翅也有了一些改變,不但帽翅的長度縮短了,其寬窄也不相同,官階越高,紗帽的雙翅越窄,反之雙翅越寬。

烏紗帽的曆史來源你知道嗎(烏紗帽的由來)6

清順治帝入關時,一些明代降臣仍戴烏紗帽,等到清廷統治鞏固下來,才下令将烏紗帽改為紅纓帽。但人們仍習慣使用烏紗帽一詞,久而久之,烏紗帽成為官位的代稱,丢掉烏紗就意味着被免職了。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舞獅的特色簡介
舞獅的特色簡介
十幾天前上映的《雄獅少年》口碑出現兩極化,因為“眯眯眼”的争論被推上風口浪尖,不過抛開争論,這部動畫電影的故事非常不錯,無論是三位主角的努力過程還是舞獅的中國傳統文化都非常值得推崇。本文小編不讨論“眯眯眼”的問題,我們來通過電影了解一下中國...
2025-05-11
為什麼農曆和公曆生日不一緻
為什麼農曆和公曆生日不一緻
我們都知道日曆分為公曆和農曆,自1949年我國正式規定使用公元紀年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直用的都是公曆日曆,但是農曆卻從來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我們國家重要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都是按照農曆來算的,還有節氣、時令等,這些農曆中的因素也和我...
2025-05-11
關于立秋節氣的習俗
關于立秋節氣的習俗
關于立秋節氣的習俗?西瓜(圖片來源于網絡),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關于立秋節氣的習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關于立秋節氣的習俗西瓜(圖片來源于網絡)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立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
2025-05-11
大寒是什麼節氣它的特點是什麼
大寒是什麼節氣它的特點是什麼
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人們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實際上,大寒僅與小寒相對,它們都是表征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的地區大寒溫度并不比小寒溫度低,大寒僅表明了古人...
2025-05-11
2022年農曆三月初七适合提親嗎
2022年農曆三月初七适合提親嗎
2022年農曆三月初七适合提親嗎?查看黃曆信息可知,2022年農曆三月初七日是宜【提親】的日子,因此今天是提親吉日,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2022年農曆三月初七适合提親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2022年農曆三月初七适合提親嗎查看黃曆...
2025-05-1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