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裡的東西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裡的東西
更新时间:2025-05-26 12:00:12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裡的東西?原标題:考古學家齊聚牛河梁遺址探訪五千多年前的紅山文明,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裡的東西?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裡的東西(考古學家齊聚牛河梁遺址探訪五千多年前的紅山文明)1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裡的東西

原标題:考古學家齊聚牛河梁遺址探訪五千多年前的紅山文明

今年是紅山文化發現100周年,也是紅山文化的中心——牛河梁遺址發現40周年。為研讨紅山文化最新考古成果,深入發掘紅山文化内涵,多位考古學家于近日齊聚遼甯朝陽的牛河梁遺址,共同探訪五千多年前的紅山文明。

紅山文化遺存發現于1921年,因最早發現在内蒙古自治區的紅山地區而得名。20世紀70年代起,我國在内蒙古赤峰市及遼甯朝陽市牛河梁等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并對遺址群等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說,1981年牛河梁遺址的發現,特别是壇廟冢的組合及其與後世帝都天壇、太廟與帝陵組合的相似性,使人将其與中國延續存在的文明傳統聯系起來。牛河梁遺址超過5000年的測年數據則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證據,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曙光”。

牛河梁遺址的發現和認識,經曆過漫長路程,是一代代遼甯考古人不懈的追尋。2012年《牛河梁遺址發掘報告》出版後,遺址的考古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在總結既往發掘經驗的基礎上,遼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采用先進的方法和技術,從更廣闊的視角,深入探索牛河梁遺址及其社會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作用。

近年來,遼西地區又發現了田家溝墓地、半拉山墓地等多個紅山文化的大型墓地;内蒙古南部地區也相繼發現了西台遺址、魏家窩鋪遺址等大型紅山文化聚落。遼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開展的大淩河中上遊地區紅山文化考古調查,在建平、喀左、淩源三個地區發現了416處遺址,凸顯了紅山文化時期大淩河流域紅山先民生活盛況。

“這些新的考古發現不僅為了解紅山文化的社會及文明特征提供了新材料,也為中華文明起源以及文明發展多樣性問題的讨論奠定了基礎。”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說。

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韓建業說,由于牛河梁遺址内容極為豐富,有許多過去很少研究的課題,故對紅山文化而言,還有許多不熟悉的内容需要我們去揭示,有關紅山文化的源流、内涵、社會狀況等諸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趙洪南)

來源:新華網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2023年2月待播出的電視劇有哪些 2023年2月播出的電視劇哪個最好看
2023年2月待播出的電視劇有哪些 2023年2月播出的電視劇哪個最好看
要說時下人們空閑的時間最愛追做的事情是什麼追劇必須擁有姓名,别看時下很多學生已經結束了假期,但是影視市場并未停止過新居的更新,目前已經n多的影視作品網傳定檔上映,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2023年2月待播出的電視劇有哪些2023年2月待播出的電視劇有哪些影視作品作為時下最受大家喜愛的娛樂項目之一,...
2025-05-26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好不好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好不好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的廣泛,對于現今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就業前景和其他專業相比已經很好了。随着我國綜合實力的提高,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高和“漢語熱”的興起,漢語逐漸成為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語言之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業前景好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的廣泛,對于現今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就業前景...
2025-05-26
表白送女生什麼禮物好
表白送女生什麼禮物好
1、電影票。當你主動把一張電影票送給女生的時候,她沒有直接拒絕你,而是拿在手上掂量了半天,說明他是有...
2025-05-26
世界第一台攝影機什麼時候發明
世界第一台攝影機什麼時候發明
1、世界上最早的攝像機是在1874年,由朱爾·讓桑發明的。2、1874年,法國的朱爾·讓桑發明了一種...
2025-05-26
清洗豬肺的方法
清洗豬肺的方法
1、往豬肺裡灌水。用一個傳統的鐵鍋放1-2碗水左右,将豬肺放入,水剛浸過豬肺就好。2、用小火慢慢加熱...
2025-05-26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