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中西祝壽禮儀
中西祝壽禮儀
更新时间:2025-08-05 00:45:05

中西祝壽禮儀?祝壽我國生辰文化曆史悠久,人的一生可以說是由生辰禮俗所延伸談到生辰禮俗,就要提到祝壽祝壽,顧名思義,就是為年長者在壽誕日進行祝福的一種禮儀活動祝壽,也叫賀壽、做壽、慶壽,懷慶府民間俗稱“做(讀zòu)生兒”但祝壽和做生兒的對象是有區别的,祝壽的對象隻能是老年人,不能是小孩子或年輕人給老人祝壽也可稱做生兒,但給小孩子或年輕人祝賀生日隻能稱為做生兒,不能稱為祝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中西祝壽禮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西祝壽禮儀(懷慶民俗人生禮儀)1

中西祝壽禮儀

祝壽

我國生辰文化曆史悠久,人的一生可以說是由生辰禮俗所延伸。談到生辰禮俗,就要提到祝壽。祝壽,顧名思義,就是為年長者在壽誕日進行祝福的一種禮儀活動。祝壽,也叫賀壽、做壽、慶壽,懷慶府民間俗稱“做(讀zòu)生兒”。但祝壽和做生兒的對象是有區别的,祝壽的對象隻能是老年人,不能是小孩子或年輕人。給老人祝壽也可稱做生兒,但給小孩子或年輕人祝賀生日隻能稱為做生兒,不能稱為祝壽。

古懷慶地區民間為老人祝壽之俗源遠流長,這也是人們弘揚孝道、尊老愛老的一種體現和反映。

鄭重其事地給老人祝壽,一般上是在老人年滿一個花甲子即60歲時開始祝壽,整10年的為大壽。如60稱花甲、70稱古稀、80稱耄耋,均要隆重舉行慶大壽儀式,其他年歲生日時則會稍微簡單一些。

祝壽儀式上,過去子孫們都要給老壽星磕頭叩拜以表祝賀,以示尊敬。現在除了少部分家庭還沿襲舊習磕頭叩拜外,大多已不再磕頭,但都要在生日蛋糕上點燃蠟燭,唱生日祝賀歌,道生日祝福語。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蠟燭數量一般上是每十年插一根蠟燭。如60大壽,就插6根,80大壽,就插8根。有的是直接插上蛋糕店特制的帶有數字的如65字樣的蠟燭,使人一目了然,知道壽星今年65周歲了。

在老壽星戴上壽星帽子,子孫們齊唱祝賀生日歌、老壽星雙手合十許願、吹滅蠟燭後,大家才開始吃蛋糕。過去給老人祝壽吃生日蛋糕還不太流行,大都是自己蒸的長壽糕,現在不論農村還是城市都是在蛋糕店訂做高檔次的生日蛋糕。

祝壽儀式上要吃生日蛋糕、壽馍、壽桃、壽面,但忌諱吃餃子。因包餃子時在餃子餡包進之後要捏嘴、封口。所以祝壽宴席要壽星吃餃子會有封口之嫌,不吉利。故民間有“短壽餃子長壽面,吃了疙瘩活一萬”之說。現在給老人祝壽,祝壽宴席城市都在飯店預定,而農村大多在家裡準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普遍都不差錢了,所以現在給老人祝壽,壽宴是越辦越闊,排場是越擺越大,檔次是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了。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鎮江節日風俗
鎮江節日風俗
鎮江,古稱京口、潤州、南徐,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複确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總面積384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9.64萬人,城鎮人口227....
2025-08-05
端午節來曆及風俗簡介
端午節來曆及風俗簡介
端午,又稱端陽、端五、重五、重午、午日、龍舟節、粽子節、龍日節、五月節、詩人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08年起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農曆五月初五之所以稱端午節,是因為“端”字原...
2025-08-05
清明節是幾月幾日
清明節是幾月幾日
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清明節的時間為每年的4月的4号、5号或者6号農曆上,春分後15天是清明節如果按照公曆的話,就是在4月5日前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清明節的時間為每年的4月的...
2025-08-05
漢藏語系的形成
漢藏語系的形成
複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曆時兩年多,通過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漢藏語系約6000年前最早分化于中國北方。日前,該研究論文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本版特約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複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嚴實博士撰文介紹相關科學問題。...
2025-08-05
俄羅斯人管咱們叫什麼
俄羅斯人管咱們叫什麼
是的!沒來東北之前,不知道俄羅斯叫老毛子。關于老毛子叫法,是東北人對俄羅斯人的稱呼,主要是東北地區和邊境地區。毛子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在清朝中期出現的。當時居住在東北的居民經常和俄國人打交道,因俄羅斯人個個體壯如熊,身上的體毛繁多,又密又長,于...
2025-08-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