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薩提亞談家庭治療大師
薩提亞談家庭治療大師
更新时间:2024-06-09 18:18:38

薩提亞談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1

超理智。超理智的溝通模式漠視自己和他人的價值。表現得超理智意味着僅僅關注環境背景,并且通常僅限于數據和邏輯水平。

這種姿态的顯著特征就是保持非人性的客觀。以這種方式行動時,我們既不允許自己,也不允許其他人關注自己的感受。它同樣反映出一個社會準則:成熟意味着不去觸碰、不去審視、不去感受也不去抒發我們的情緒感受。

作為超理智的溝通者,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思考都力求盡善盡美,不斷運用複雜的術語,瑣碎的細節,以及詳盡的描述。我們通過變成一個學術上的沙文主義者來獲得快感,從不為聽衆根本不能理解而感到困擾。我們會通過引經據典、羅列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以這種方式處理矛盾和沖突。我們想要證明自己是永遠正确的。

為了達到絕對的客觀,我們重新表述别人說過的任何話語。當表現得超理智時,我們退出人群,承受孤獨。人們将我們看做是嚴厲的、原則性的、令人煩悶的,或是強迫性的個體。在一些極端的例子中,超理智意味着遠離社會或是陷入緊張症的狀态。

打岔。打岔模式是超理智的對立面。與打岔者相比,那些超理智的人通常顯得沉默而穩定。處于打岔姿态的人們似乎一刻也不能保持靜止,他們企圖将别人的注意力從正在讨論的話題上引開。打岔者不斷變換想法,并且希望能夠在同一時間做無數的事情。

對于打岔者來說,自我、他人以及他們互動的環境背景都不具任何價值。

薩提亞談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2

社會會給打岔者貼上自主和快樂的标簽。人們常常對他們的出現充滿歡喜,因為他們總是可以打破各種絕望的氛圍。打岔的行為常常是不穩定和無目的的。打岔者相信,隻要他們能夠将注意力從任何有壓力的話題上轉移開,就可以生存下去。

他們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客體上。在行為舉止上,他們同樣無法集中注意力,他們會不斷移動身體的某些部位,吹口哨、唱歌、眨眼、扯某人的頭發,或是坐立不安。

習慣于打岔的溝通者往往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他們有一種獨特的不平衡感。所有這些導緻了頭暈和震顫的身體反應,一些極端的心理症狀表現包括精神病和青春期癡呆。

轉換姿态。為了緩解長時間維持某種生存态度所帶來的痛苦,人們常常會轉換他們的生存姿态。而上述四種生存姿态沒有一種是健康平衡的。為了緩解讨好别人所帶來的痛苦,我們開始責備别人。然後又從責備轉變為超理智。除非我們能夠學會如何達到表裡一緻,否則我們将始終受到某種形式的讨好、責備、超理智或是打岔的生存姿态的限制。

生存姿态是怎樣發展出來的。每一種溝通姿态都包含着達到完善的種子。讨好當中隐藏着關懷的種子,責備當中隐藏着決斷的種子,超理智中有才智的種子,而藏在打岔中的則是創造和變通的種子。我們需要清晰的區分自己的外在行為和内心渴望。當最基本的愛和被愛的渴望受到威脅時,我們也許會去讨好、責備、超理智或是打岔,從而維持一段關系。

第一段讓我們每個人努力維持的關系,就是與父母或看護者之間的關系。如果他們不能給予我們足夠的溫暖和良好的喂養,我們就會失去生命。作為孩子,我們很快就了解到,隻有按照别人說的去做,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正是在這段關系背景當中,我們形成了條件化的生存反應。

直到成年,我們中的許多人仍舊沿襲這個不變的生存反應。我們早年的學習具有強大的影響。

薩提亞談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3

孩子們希望能夠改變父母的生存行為,但是常常失敗。長大成人之後,絕大部分這類孩子會挑選那些與父母有着相同行為的人作為伴侶,并再次嘗試改變他們。而在配偶身上的努力失敗之後,我們又會嘗試讓自己的孩子實現這種變化。當我們試圖改變他人的努力反複失敗後,我們也許會譴責他們:“你辜負了我,我記得你曾說過你愛我。”這反映出我們試圖讓别人來為我們自己的期望負責。代價就是我們通過其他人的行為來定義自己,最終降低了我們自己的自尊。

造成我們失敗命運的,既不是我們的家庭也不是我們的伴侶。相反,我們需要承認他們是有缺點的人類個體。

薩提亞的“五種自由”表達了積極利用我們自身的資源,創造性的進行選擇的機會和可能性:

1、自由的去看和聽存在于這裡的一切,而不是那些應該存在、過去存在或是将要存在的;

2、自由的去表達你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表達那些你應該表達的;

3、自由的去感受你所感受到的,而不是感受那些你應該感受的;

4、自由的去要求你想要的,而不是永遠等待許可;

5、自由的代表自己去冒險,而不是僅僅選擇“安全”和不搗亂。

薩提亞談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4

表裡一緻。表裡一緻即是一種存在狀态,也是一種與自我和他人進行溝通的方式。高自尊和表裡一緻,是檢測個體是否具有更加完善的機能的兩項重要指标。表裡一緻具有如下特點:

• 一種自我獨特性的欣賞;

• 一種自由流動與自身内部和人際之間的能量;

• 是對個性的主張;

• 一種樂于相信自己和他人的意願;

• 願意承擔風險,并處于易受攻擊的位置;

• 能夠利用自身具有的内部和外部資源;

• 能對親密關系保持開放的态度;

• 擁有能夠成為真實的自己,并且接納他人的自由;

• 愛自己也愛他人;

• 面對改變,具有開放和靈活的态度。

表裡一緻擁有三個不同層次。當處于第一層次時,我們既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感受,也能夠理解和接納它們。它們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我們願意在不帶任何否定或是投射成分的基礎上加工和處理它們。我們以誠實的态度面對自己的感受,讓它們毫無阻力的産生和流淌。第二層次是一種注重内心感受的圓滿狀态。它将注意的重點放在更深層也更内在的自我上。處于這一層次的人們通過和諧、積極的方式來展示他們的高自尊,同時也能夠與自己、他人及情境和平共處。第三層次進入了普遍性和靈性的領域。

表裡一緻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我們至少擁有三種選擇:

• 使用不一緻的言語和一緻性的情感;

• 使用一緻性的言語和不一緻的情感;

• 使用一緻性的言語和一緻性的情感。

情感包括聲音特征、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肌肉顫動、皮膚色澤和呼吸等方面。在大部分互動過程中,非言語溝通往往可以提供一半以上的信息。

言語來自人類大腦的左半球,并且與我們的生存法則、防禦方式和那些“應該”式的命令緊密相連。言語表達是我們意識到一部分,并且可以反映出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另一方面,情感則常常反映了我們的現在。非言語表達來自大腦的右半球,與我們每時每刻體驗到的感受和知覺息息相關。

做到以下八點時,才能表現出表裡一緻:

1、直接回答問題而不是首先問“為什麼你想知道這個?”

2、展示出某種程度的性活力。

3、提出自己具體的需求,而不是給出冗長的原理。

4、誠實的說“是”或“不”(做出誠實的選擇)。

5、“戴上偵探帽”來檢驗那些評論、想法、行為和情境,而不是先入為主的形成評判。

6、在打消所有恐懼之前,就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嘗試和冒險。

7、不斷對生活提出疑問,對于任何新的可能性保持開放的态度,并且不要在新情況發生之前,就假裝自己已經掌握了全部的答案。

8、在面對任何新的可能性、選擇,以及解決方式的時候,聽從自己的直覺或“智慧盒”的意見,并在所有制定決策的情境中充分考慮這些。

為了達到表裡一緻的溝通,需要做到:

1、關注自我

• 留意身體信号

• 通過呼吸保持冷靜

• 鞏固自我價值

• 建立自己的中心位置,并具有洞察意識

2、創造接觸

• 審視和傾聽

• 留意身體信号

• 表現出尊重

• 接納并信任

3、在情境中改變

• 将“問題”轉變為應對方式

• 處理感受

• 重構期望和知覺

• 增加機會和可能性

4、将自我、他人和情境,以及多種體驗水平,與最新的現狀進行轉換和整合。

三個層次的工作。在第一層次,最根本的要點就是去傾聽我們的感受與身體信息,繼而承認和擁有它。在第二個層次,要點是改變知覺,并放棄我們曾經投射在他人身上的未實現的預期,這讓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溝通方式與内心體驗保持和諧一緻的狀态。在第三個層次,承認人類個體内部生命力量的存在,當我們與我們世界的本質建立起聯系時,我們也就擁有了這樣一種能力,可以達成嶄新的普遍性意識與世界和平。

改變的過程。改變是一切治療和教育工作的基礎。薩提亞治療模式将重點放在如何在渴望、期待、知覺以及感受水平上将父母和兒童聯結起來。這樣做可能會産生一個包含分享、接納和尊重的系統,作為選擇物。它為所有的家庭成員提供了一種内部轉換,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了每個人的自我價值。

改變,主要是指一種内部的轉換,它可以反過來帶給我們外部的變化。

發現,指對過去發生的和現在存在的事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性的探索。

覺察,意味着發展出雙重的傾聽态度。我們既要傾聽内容,也要傾聽過程。

理解,意味着找出“整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這一問題的答案。

新的應用,指的是通過新的、可以幫助我們成長的方式,來運用我們已經發現的、值得被欣賞和重新理解的東西。

改變的原則。在處理“發現”、“覺察”和“理解”并且不斷尋找新用途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幫助人們将他們的生存姿态轉換為更加表裡一緻的溝通方式。薩提亞并不倡導消滅“讨好”或是任何其他生存姿态。相反,她會給那些已經存在的事物增加别的内容,讓每一種生存姿态都以新的面貌出現。

轉換生存姿态。我們關注的重點從來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通過增加一些覺察、了解、證實和體驗,讓别的事件得以發生。

給予讨好者增加一些對自我的覺察,意味着讓他們像關懷别人一樣關懷自己。這就将舊的應對模式轉變為包含對自我價值和平等性更充分體驗的新模式。

給責備者增加一些對他人的覺察,可以激勵他們保持自信和決斷,而不帶有責備或是評判。這使責備者内心的空虛轉變為自我确認和對其他人的接納。

給超理智的人增加一些對自我和他人的覺察,可以幫助他們将自己的整個情感、感受和身體意識與他們已經擁有的才智整合在一起。而如果能夠對“感受”和“高智能”這兩者賦予相等的價值,那麼,達到和諧和完善的機會也就變得極其巨大了。

給打岔者增加一些對自我、他人和環境的覺察,可以幫助他們在适宜的情境中釋放自己對于改變的靈活性、創造性和開放性。這讓他們可以腳踏實地,停留在當前的實際。

改變上述應對姿态的過程包括以下幹預方案:尋求可能性和選擇的新圖像來拓展自身的知覺;重構過去的知覺;努力探索過去的學習經驗是怎樣與我們現在的知覺聯系起來,又是怎樣污染我們現在的知覺的。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将自己現在的知覺與我們的過去區分開。

當我們仔細審視那些未被滿足的期望,并放棄它們時,我們的反應性感覺(對自己感覺的感覺)也就改變了。一旦我們探索了自身的期望,它們就無法再控制我們,然後我們能夠做出表裡一緻的反應。

改變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可能的。即便外部環境的改變不可行,我們的内部世界仍然存在着改變的可能。改變本身無所謂好壞。引發改變的内部因素似乎可以被限定在三個方面:1、威脅、痛苦或恐懼;2、希望;3、覺察。

要讓整個家庭系統能夠對改變足夠開放,家庭成員需要得到充滿關愛、接納的氛圍,一種具有信任和安全感的環境。與每一個家庭成員進行接觸和溝通可以通過如下步驟來實現:

• 進行直接的目光接觸

• 觸摸(例如,握手)

• 保持同樣的物理高度

• 詢問每個人的名字,并就如何稱呼他(她)征求他(她)的意見

• 通過分享來樹立平等的榜樣

人們并不需要等到消滅了自身存在的大量特性,才能學會新的、更加健康的反應方式。治療師可以傳達這樣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重新學習。治療師可以幫助人們看到,他們擁有資源來學習技巧并做出必要的改變:對抗他們熟悉的、功能不良的反應性模式,并做出改進。

引發改變的情境也要讓人感到安全可信。人們需要發現他們渴望的改變是可能實現的。而治療師也需要令人感到可靠。

激發改變的第三種内部因素就是一種意識和認可:改變是一直在發生的。這幫助人們産生這樣的态度:事情可以并且将會變得更好,而且我們完全可以做到。

發展的過程也依賴于信念。這意味着一個從内容結果到過程結果的重大轉變。一旦開始重視過程結果,我們也就同樣開始重視對自己的關注。

希望得到改變的人們總會經曆一系列特定的步驟,整個過程分為六個階段:

1、現狀:在個人或系統的當前狀态中,出現了對于改變的需求。

2、引入一個外部因素:系統或個體明确的向另一個人-朋友、治療師,或是系統之外的某個人表達改變的需要。

薩提亞談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5

3、混亂:系統或個體開始從現在的狀态轉變為一種不平衡的狀态。

4、整合:新的學習内容被整合,新的存在狀态開始發展。

5、實踐:通過不斷實踐新的學習内容,新的狀态得到強化。

6、新的狀态:新的狀态代表了一個功能更加良好的存在狀态。

每一個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所有這些階段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面的、可重複的。改變的過程将貫穿我們的生命,而每次我們經曆一遍這些階段,它們就變得更容易,更快樂,也注入更多希望。(未完待續)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雜糧米有哪幾種米
雜糧米有哪幾種米
五谷米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現在很多人都追求養生保健,吃的飯都已經不再是隻追求精細的白米飯,而是營養層面更加豐富的五谷米。那麼現在五谷米多少錢一斤?五谷米的營養價值如何?五谷米是哪五谷?五谷米有哪些功效和作用?五谷米其實是在大米的基礎上,精選搭...
2024-06-09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炒的土豆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炒的土豆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炒的土豆?土豆的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但與米面等主食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炒的土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炒的土豆為什麼推薦糖尿病患者吃土豆土豆的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但與米面...
2024-06-09
結膜炎是眼球發紅嗎
結膜炎是眼球發紅嗎
從症狀上看來,上火所導緻的眼睛紅和結膜炎所導緻的眼睛紅是非常相似的,因為他們在外在上就是表現為眼睑發紅而起,還會出現怕光的情況,這兩者也是非常容易被大家混淆的。那麼結膜炎和上火,區别在哪?如果是單純上火所導緻的眼睛紅腫:最常見的就是眼睛隻會...
2024-06-09
蔬菜萎蔫還能恢複嗎
蔬菜萎蔫還能恢複嗎
新定植的蔬菜生長緩慢,晴好天氣的中午時段表現出輕度萎蔫症狀,多與根系發育不良或感染病害相關。此時,有的菜農會認為,多澆水補充土壤水分,根系有充足的水分可以吸收,植株的萎蔫症狀便會得到有效緩解。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根腐病近日,記者來到一苦瓜...
2024-06-09
山藥發黴了切掉還可以吃嗎
山藥發黴了切掉還可以吃嗎
山藥發黴了切掉還可以吃嗎?山藥發黴一般不建議繼續食用發黴後的山藥容易産生很多細菌,山藥中的澱粉和水分感染細菌後就會發生腐爛,營養價值大大降低,甚至還會損害人體的健康山藥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具有健脾胃、補益肺氣、補腎和益精的功效适當...
2024-06-09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