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新生入校填寫家長工作單位
新生入校填寫家長工作單位
更新时间:2024-06-03 11:53:03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反映,很多學校在學生入學時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單位和職務等信息,希望能對此行為予以禁止,隻登記父母基本信息。該網友希望,“在做好雙減工作的前提下,促進教育公平。”就該網友反映的問題,北京市教委回複表示,該信息嚴格保密,不對普通教師公布,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職務信息的收集。

新生入校填寫家長工作單位(為何要填家長職務)1

一張新生信息采集表,也是父母職業普查表。相信在全國各地,凡是填過入學信息的人,大多有這樣的感受。除了詢問家長的單位及職務,有的學校還會把采集工作精細到家長的年收入水平、常用交通工具等等。涉及入學大事,填表者基本都會對學校提出的要求言聽計從,一五一十地把家庭信息寫明上交。

雖然家長如實填報,但很多人也是心存疑慮,甚至十分抵觸。有人擔憂自家隐私安全被學校洩露,轉作商業化用途;有人認為一些心存私心的老師,可能據此對學生區别對待,不利于教育公平。隐私保護是當今社會治理的薄弱環節,比如孩子剛入學就能接培訓機構的電話,說明家長的顧慮并非杞人憂天。況且,一個再清晰不過的邏輯是,孩子在學校的個人表現、綜合素質、成長評估,均與孩子父母的職業情況沒什麼關系,更與祖父母工作單位和職務毫不相幹。當學校問家長要這些信息時,家長其實更想問問學校,為什麼要提交這些信息。

不可否認,學校采集家長的工作單位和職務等信息,初衷可能是為了落實、配合學校政策,或是助力一些規範的制定,便于家校溝通,但采集信息的範圍,應有明确界限。比如,學校在對困難學生實施資助方案時,可以先請有需要的學生申領,再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情況;如需配合防疫期間的流調工作,可以掌握孩子在疫情期間乘坐交通工具的具體情況,而不是直接問家裡有沒有私家車、平日裡怎麼出行。尤其是收集家長職務信息,還存在權力尋租的隐患。

總的來說,學校收集家長職務等敏感信息,積極的作用不大,消極的作用不少。如果能從教育部門的層面統一取消相關信息的收集,算是一件關切學生家長需求、讓學校更專注于教學本身的善政。

來源:北京晚報 | 記者 辛音

編輯:辛音

流程編輯:郭丹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