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公曆一月為什麼叫做元月
公曆一月為什麼叫做元月
更新时间:2025-08-14 07:54:28

公曆一月為什麼叫做元月?新華社天津2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5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民間習慣稱這一天為正月初一農曆的第一個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這是為什麼?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公曆一月為什麼叫做元月?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公曆一月為什麼叫做元月(農曆一月為何叫)1

公曆一月為什麼叫做元月

新華社天津2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5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民間習慣稱這一天為正月初一。農曆的第一個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這是為什麼?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曆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我們的祖先在勞動生産實踐中,根據北鬥鬥柄的指向和若幹恒星的出沒,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時以月亮圓缺為月,将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并以十二地支配十二個月,從而制定出最早的曆法夏曆。但是,每逢朝代的更換,新的朝代以每年的哪一個月作為第一個月是有變化的,也就是說,把每年的哪個月定為一年的第一個月,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比方說,夏朝的夏曆把一月作為歲首,商朝的殷曆以夏曆的十二月為歲首,周朝的周曆以夏曆的十一月為歲首。若用幹支紀年法來稱謂,一月稱“建寅”之月,十二月稱“建醜”之月,十一月稱“建子”之月,這就是所謂的“三建”說。其中,“建”代表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

在我國,秦至西漢中葉前,歲首一直在夏曆十月,也就是以農曆每年的十月初一為新年。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把歲首之月固定在了“建寅”之月,即農曆正月,此後曆代相沿。

羅澍偉進一步介紹說,“正”字,在漢語中有兩個讀音:一個如“剛正不阿”裡的“正”,有正中、正直、糾正等含義,但用于農曆中的一月,則要讀“萬裡征途”中“征”的讀音。這是周秦以來的傳統讀法。也有人認為,把“正”讀為“征”,是因為秦始皇姓赢名政,“政”與“正”同音,為避諱皇帝名字,遂改讀為“征”音。

“正月裡來是新年,大年初一頭一天。”民俗專家表示,随着正月初一的到來,春節的大幕正式開啟,人們走親訪友,互拜新年,表達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藏族重要節日彙總
藏族重要節日彙總
藏族民風淳樸,藏族節日知多少?六大藏族節日帶你長知識中國上下文明五千年曆史,每逢重要日子就會設置相關節日。比如春節,辭舊迎新舉國歡慶;重陽節,登高望遠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節的賽龍舟紀念屈原等等。逢年過節我們會換上新衣,帶着美麗的心情,大家相...
2025-08-14
古人贊美葡萄的詩句
古人贊美葡萄的詩句
我主張從“詠物詩”中去窺測民族性,進而窺測哲學世界,并能因此而明白民族的價值觀。但這種主張的前提是:詩中的哲思必須已形成全民族的共識才行。譬如中國人看雞,雞冠是文采,足距是武備,敢與敵人鬥是勇,呼喚母雞先食是仁,風雨雞鳴都能準時是信,雞有這...
2025-08-14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借問灑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詩》。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綠草勃發,還時常天氣變化,溫度忽高忽低及不正常,還時常有大風和陰雨蒙蒙。古時侯的人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了...
2025-08-14
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一朵梨花壓海棠,指的是“老牛吃嫩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一朵梨花壓海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一朵梨花壓海棠,指的是“老牛吃嫩草”。它是蘇轼寫給朋...
2025-08-14
春節放鞭炮的傳說來曆
春節放鞭炮的傳說來曆
放爆竹是我國人民春節時借以助興的習俗。這一習俗源于漢魏時期,南北朝風俗書《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據說古時,住在山區的人,常得寒熱病(可能是今天的瘧疾)。當時被認為是惡鬼作怪,于是為了一年平安無事,便...
2025-08-1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