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子十大經典哲學
老子十大經典哲學
更新时间:2025-08-21 23:10:19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繼續和大家一起共讀這本,全面闡述老子道家思想的經典作品:《老子的智慧》。

老子十大經典哲學(跟我讀完一本書老子的智慧)1

前面我們介紹了這本書的第三部分“道的描摹”的内容,接下來讓我們繼續分享第四部分内容:力量的源泉。對應老子的《道德經》一書的第32-36章的内容。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這裡的意思是,道體虛無,永遠處于不可名而樸質的狀态。即使非常隐微,天下也沒有人敢支配它。侯王若能守着這虛無的道體,不違反萬物的本性,萬物自然會順其性而歸服。天地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不需人們指使,就會很均勻。

道亦然。道創造了萬物,萬物興作就産生了各種名稱。既已定了名稱,紛争也就跟着産生,所以人便不可舍本逐末,應該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才能遠離危險,避免禍患。

道對于天下人來說,就好像江海對于川谷一樣,江海是百川的歸宿,也是天下人的歸宿;人廣受其利,物備受其澤。

老子十大經典哲學(跟我讀完一本書老子的智慧)2

這裡老子談到:統治者或聖人若要保守天性,必須借重一種深獲民心的神秘力量或德行方可。不難看出“道”與“德”的不同點:道無法具體表現出來,德卻可以。由此可知,道是不可知的,而德卻可以預先知道。

老子常說“道大”,二十五章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是域中四大之一。道無以名之,強為之名曰大,就強為之名曰道。廣大無邊的道不是一個無窮大的凝聚體,道是“一”,是存在之大全,它是整全的。老子又說“道小”,“道常無名,樸。雖小”,見小曰明,最細微的地方都有道。後來《莊子》中東郭子問道,莊子回答說最卑劣的蝼蟻、屎尿廢物都有道,道在細微的地方,看不見的地方也有道。

第三十三章 自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這裡老子主要講了個人修養與自我建立。一個能“自知”、“自勝”、“自足”、“強行”的人,要能審視自己,堅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這樣才能進一步開展他的精神生命與思想生命。在老子看來,知人、勝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勝更為重要。

老子十大經典哲學(跟我讀完一本書老子的智慧)3

意思是,能了解别人乃是智慧,能了解自己才是清明。能夠戰勝别人乃是有力,能夠克服自己才是堅強。能夠知足淡泊于财貨的就是富裕,能夠勤行大道而恒久不息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根基,能常處于道的,才能長久。

人既能以道為處所,自然也能和它同長久;既能以道為依歸,則雖死卻能與道同存,這才是真正的長壽。

老子在本章就知識、學習、力量、财富和長壽各方面,談了不少至理名言,其中的“死而不亡者壽”非常接近他的“不朽”觀。當然,在此他隻是點到為止,所謂壽或長命百歲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最高明的賀辭了。像所有偉大的詩人、哲學家一樣,莊子比老子更感歎生命之短促,特别對“死”的感觸最深,他最好的作品幾乎都接觸到生死的問題。反觀老子,倒很少提到這方面的觀點,不但少,甚至很少提及。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濫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其成大。

意思是,大道廣泛流行,就像水一樣,可左可右,無遠弗屆,無所不到。任萬物賴之以生長,而不加以幹預,任萬物賴之以成就,而不居其功;它養育萬物,而不主宰萬物。從道體的隐微虛無看,它可說很渺小,但其用無窮,化育萬物,使萬物歸附而不知其所由,它又可說是很偉大。道所以能成其偉大,就因它不自以為偉大的緣故。

這裡老子重點說了道的作用。道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使萬物各得所需,各适其性,而絲毫不加以主宰。老子借“道”來闡揚順其自然而“不為主”的精神,消解人占有和支配的沖動,從“衣養萬物”中我們可以呼吸到愛與溫暖的空氣。

老子十大經典哲學(跟我讀完一本書老子的智慧)4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意思是,能守大道,天下人都會歸從他。因為他不但不會害人,反而能使天下得到太平康樂。悅耳的音樂,可口的美味,隻是做客時的短暫享受罷了,怎麼可能持久?道顯現出來的,雖然淡而無味,既看不見,又聽不到,但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驟

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以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思是,物極必反,勢強必弱,這是自然不易的鐵則。能夠明了這個道理而加以運用,自然就無往不利了。任何事物,要收斂的,必定會先擴充;要衰弱的,必定會先強盛;要廢堕的,必定會先興舉;要取走的,必定會先給予。這個道理,看似隐微,其實很明顯,那隻不過是柔弱勝剛強這一機先的征兆罷了。深水是魚生存的根本,魚不能脫離深水,否則必定幹死;權謀是治國利器,不可輕易示人,否則便要自取其禍,國滅身亡。

老子十大經典哲學(跟我讀完一本書老子的智慧)5

這裡我們看到完整的“複歸為始說”。這是莊子《秋水篇》的本體論、相對論,經過一個長時期的發展,才導引出來的結論。這裡的“柔弱勝剛強”,在剛強和柔弱的對峙中,老子甯願居于柔弱的一端。他在對人事與物性做深入而普遍的觀察後,了解到“勢強必弱”的道理:看來剛強的東西,由于它的彰顯外溢,往往暴露而不能持久;而看來柔弱的東西,由于它的含藏内斂,往往較富韌性。誠如“狂風吹不斷柳絲”,“齒落而舌長存”,老子所代表的守柔的人格心态,成為中國知識分子一種獨特的精神面貌,凝聚着中華民族性格中堅韌的一面。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水牛望月
水牛望月
在廣東博物館陶瓷展廳有一件金代耀州窯的器物,被稱作:犀牛望月紋碗。講解員的一番話引起了我的好奇,她說:“犀牛望月紋在南宋時期非常流行,也稱吳牛喘月,宋元瓷器中的此類圖案,反映了北方金人統治下的漢族人民在戰亂壓力下産生的畏懼心理。”吳牛喘月,...
2025-08-21
含義為水的古文字
含義為水的古文字
1月11日2022年度國考筆試成績和合格分數線正式公布點開一路飙升的“國考成績”熱搜滿屏都是考生們關于“上岸”的心願。啥是上岸?上岸一詞出自諸葛亮《絕盟好議》:“今議者鹹以權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
2025-08-21
我和父親季羨林簡介
我和父親季羨林簡介
我和父親季羨林簡介?内容簡介:本書從一個普通兒子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貢獻給了國家和社會的大師的家庭生活在作者的筆下,季羨林骨子裡就是一個具有悲劇情懷與叛逆思想的人,他感情豐富、文思泉湧、善于學習,天生具有文人氣質,對愛情、...
2025-08-21
奧迪a3兩廂版碰撞測試
奧迪a3兩廂版碰撞測試
一般的碰撞事故都是發生在不同品牌之間,即使是同一品牌,也都是不同車型居多,同一車型,并且是三廂與兩廂碰撞,這事故實在是太為罕見了,就在近期奇瑞總部所在地蕪湖就發生了一起事故,就是三廂撞擊了兩廂側面,這罕見的事故還真就碰到了,當然這也必須是車...
2025-08-21
保健品對飲食有禁忌麼
保健品對飲食有禁忌麼
現代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總想自己能夠健健康康的生活,想想現在每天為了生活奔波勞碌,認為自己肯定是很虧虛,想吃點保健品好好犒勞自己,那麼吃各種保健品真的是有好處嗎?中醫養生可不是這麼認為的,适當給自己減食,降低脾胃的負擔,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效果...
2025-08-2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