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R分區 vs. 中科院分區
JCR分區- 将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别,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平均分為4個區
Q1:前25%(含25%)
Q2:25-50%(含50%)
Q3:50-75%(含75%)
Q4:75%之後
中科院分區- 基礎版的中科院分區将JCR中所有期刊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天文、工程技術、醫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13大類,再分别分為4個區
- 升級版的中科院分區将JCR中所有期刊分為數學、物理與天體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态學、農林科學、生物學、醫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人文科學和綜合性期刊18大類,再分别分為4個區
1區:前5%
2區:5%-20%
3區:20%-50%
4區:50%-100%
相同點- 都是SCI的分類方式,根據分區可快速了解期刊大緻水平
- 都根據影響因子(IF)排序分為4區
- JCR分區根據過去一年的影響因子進行分區,而中科院分區根據過去三年的平均影響因子進行分區
- JCR分區是平均分區,各區數量相等。中科院分區則呈現金字塔,各區數量不等,一區含金量較高
- JCR分區沒有設置大類學科,隻分為176個具體學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區表中所指的小類學科
- JCR是按照“平均主義”思想,根據刊物IF的高至低平均劃分4個區,每個區含有該領域總量25%的期刊
- 中科院的分區如同社會階層的金字塔結構,1區隻有5%的頂級期刊,2-4區期刊數量也逐層增加
- 顯而易見,中科院的1-2區加起來都沒有JCR的1區數量多,因此經常有言論說某某期刊是某個學科的頂刊,怎麼被中科院分到了2區,其實隻是因為1區名額太少了,并不代表2區質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