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下元節的來曆和風俗是什麼
下元節的來曆和風俗是什麼
更新时间:2025-07-27 14:52:20

下元節是什麼節?既然有上元節、中元節,那麼根據中國的習慣,下元節自然也會有的,隻是現今下元節已經慢慢的被人們淡化了,下元節是什麼節呢?有什麼習俗和傳說?

下元節的來曆和風俗是什麼(下元節是什麼節)1

每年的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農曆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曆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别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D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中華風俗志》也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并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又河北《宣化縣新志》:“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爐煉丹。

修齋設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齋。修齋的方法大緻分兩類:一類略有三種,一設供齋。即設壇供齋蘸神,借以求福免災。古代結壇方法有九種:上三壇為國家設之,中三壇為臣僚設之,下三壇為士庶設之。後世設壇漸弛。供齋可“積德解愈”;二節食齋。古人于祭祀之前,應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以求外者不染塵垢,内則五髒清虛,潔身清心,以示誠敬,稱為齋戒。齋戒可“和神保壽”;三心齋。心齋可“夷心靜然”。另一類大略有九:一粗食、二蔬食、三節食、四服精、五服牙、六服光、七服氣、八服元氣、九胎食。除此之外,如持誦、忏法、祭煉等一切法事,也都包括在修齋範圍之内。

享祭祖先

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肴,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祯祥的傳統祭祀節日。享祭祖先是對祖先信仰的反映,人類對祖先的信仰,是人類對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靈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後代。祖先崇拜的産生與古老的靈魂信仰觀念有關。原始人認為萬物均有靈魂,人的靈魂是獨立于肉體的存在。由于人類在原始信仰中把自己看作雙重構造,即肉體構造和靈魂構造,因此認為肉體可以死亡,靈魂永遠活着,這就是“靈魂不死”的觀念。正是這種人的靈魂觀導緻享祭祖先習俗的盛行.為了祈求先輩的靈魂在冥冥之中保佑其子孫後代,使他們免于災難和不幸,人們為祖先亡靈舉行祭祀活動。一般來講,對祖先的祭祀方法是宗廟,國家有宗廟,民間各有祖先堂、家廟,通過祭祀,祈求福祿祯祥。全國各地在具體的祭祖求福中各自有不同的習俗.山東省鄒縣民間,在下元節這天,要專門建醛設宴,祭祀祖先。湖南省甯遠縣民間,在下元節前後,還要普遍進行迎神賽會。

祈願神靈

從祭祀内容與對象的演變來看,下元節又溶進了許多農業生産中的祭祀風俗,使其又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鑲災邪、祈求豐收的農祀節日。福建省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幹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誠。

下元節有一個很寶貴的東西,基于這樣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對生命曆程中持久的困境與苦厄的消除、化解。

華夏文化傳播網為您推薦:

·下元節習俗你知道幾個

·聖誕節其實是一個宗教節

·菩薩有哪些種類?不同菩薩都代表什麼?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鼠年是按照農曆還是陽曆
鼠年是按照農曆還是陽曆
鼠年是按照農曆還是陽曆?鼠年是按照農曆的生肖是按照農曆來劃分的,每個生肖都是從立春開始的,因為十二生肖對應的是二十四節氣,要根據節氣判斷生肖年生肖年對應的本命年,同樣也是按照農曆,2020年是鼠年,對應本命年的人都有12歲、24歲、36歲、...
2025-07-27
關于春分的古詩詞
關于春分的古詩詞
關于春分的古詩詞?《春分日》(徐铉)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關于春分的古詩詞?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關于春分的古詩詞《春分日》(徐铉)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燕飛猶個個,...
2025-07-27
兩江觀察再出實招
兩江觀察再出實招
兩江觀察再出實招?“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是我國曆史悠久而又意蘊深厚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不僅延續着古老的傳統習俗活動,更賦予了其更多時代内涵,守正創新下的重陽佳節正在成為前進中的重要精神力量,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兩江觀察再出實招?以...
2025-07-27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由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
2025-07-27
24節氣中關于秋分
24節氣中關于秋分
封面新聞記者周琴“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北京時間9月7日23時32分将迎來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白露,此時節,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孟秋結束,仲秋開始。為何會出現“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的情形?白露三候“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背後有什麼...
2025-07-2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