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智能門鎖的常開模式
智能門鎖的常開模式
更新时间:2025-07-21 12:46:07

近年來,智能鎖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新房裝修的标配,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使用智能鎖。但是對智能鎖的功能你真的了解嗎?比如今天我們要講得常開模式,你真的會設置和使用嗎?

智能門鎖的常開模式(智能鎖的常開模式是什麼)1

所謂智能鎖的常開模式,實際上就是在常開模式的開啟的狀态下,即使不用指紋、密碼、刷卡等方式也能完成開鎖動作,即智能鎖開啟常開模式時,不需驗證開門方式也能開鎖入戶。

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如果是誤開了常開模式,可能會給我們的家門帶來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發現智能鎖不需要驗證開鎖方式便能輕松開門時,一定要檢查智能鎖是不是打開了常開模式。

智能門鎖的常開模式(智能鎖的常開模式是什麼)2

當然常開模式的存在并不是為了給我們帶來安全隐患,其更多的還是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性。例如,公司或者辦公室門上安裝智能鎖之後,由于人流量比較大,又不想将大門敞開,這時候智能鎖的常開模式便能發揮它的作用了。在早上打開公司門的時候,将智能鎖設置為常開模式,後續人員無需驗證開鎖方式便能輕松進門,下班後取消智能鎖即可恢複正常狀态。

還有就是家庭流動性較強的情景下,一時間家庭的訪客數量激增,又不想頻繁為訪客開門時,我們就可以将門鎖的狀态設置為常開模式,這樣就算訪客來訪我們也不用頻繁起身開門了,當訪客全部離去再關掉常開模式即可。

智能門鎖的常開模式(智能鎖的常開模式是什麼)3

那麼常開模式該如何設置呢?以青稞G7R為例,在青稞專利觸控大屏的加持下,我們隻要打開電池倉的蓋闆,按下管理按鍵後,通過“設置”模塊找到“開鎖配置”選擇“常開模式”撥動至打開狀态,退出管理模式正确的開鎖方式驗證成功之後便能打開G7R的常開模式了,用戶無需再驗證開鎖方式即可開門。

常開模式開啟後,G7R的觸控屏幕上會顯示有“離家上鎖”字樣,輕觸之後需驗證正确開鎖方式才能繼續使用常開模式。如果想要關閉常開模式,則需要再次将常開模式按鈕撥動至關閉狀态,智能鎖便能恢複到驗證開鎖方式正常開門的狀态。

智能門鎖的常開模式(智能鎖的常開模式是什麼)4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智能鎖,可能在常開模式的功能和設置上會有所區别,具體要以産品的說明為主哦~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牆上插座着火怎麼滅火
牆上插座着火怎麼滅火
1、先切斷電源,再用幹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不可直接潑水滅火,以防觸電或電氣爆炸傷人。2、插座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電路接線可插入的座,通過它可插入各種接線,便于與其他電路接通。3、幹粉滅火器可撲滅一般火災,還可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幹粉滅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氣體或氮氣氣體作動力,将筒内的幹粉噴出,達到滅火效果。幹粉是一種幹燥的、易于流動的微細固體粉末,由能滅火的基料和防潮劑、流動促進劑
2025-07-21
黃花梨怎麼盤
黃花梨怎麼盤
1、黃花梨先不要着急盤,先用搓澡巾之類的東西搓上三五天,将表面的雜質或者商家塗的蠟搓掉,這樣才不影響...
2025-07-21
沒經驗如何做短視頻
沒經驗如何做短視頻
1、首先确定短視頻内容方向,找到自己熟悉的領域。當你選擇做短視頻時,首先要确定内容的垂直領域,最直接...
2025-07-21
煎鍋可以當炒鍋用嗎
煎鍋可以當炒鍋用嗎
可以,但不建議。煎鍋都是平底鍋,煎鍋主要用于煎制食物。炒鍋多是半圓底鍋或者圓底鍋,圓底鍋更适用于翻炒、炖菜、焖肉等烹饪方式。平底煎鍋更加适合煎炸食物,或者在烹饪過程中不太需要翻炒的食物烹制。然而炒鍋則更适合需要大火爆炒的食物或者炖肉。煎鍋平底設計讓受熱更為均勻,因此,煎鍋多适用于電磁爐上使用,或者需要進行小火候烹饪時候使用。然而炒鍋就一般需要在火焰加熱的竈具上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炒鍋的使用範
2025-07-21
楊桃怎麼催熟比較快
楊桃怎麼催熟比較快
在合适的溫度條件下,楊桃自身可以釋放出乙烯促進成熟,建議将楊桃用報紙包裹好,防止乙烯的流失,然後再将其置于陰涼避光的地方保存即可。陽桃,酢漿草科陽桃屬植物,喬木,高可達12米,分枝甚多;樹皮暗灰色,内皮淡黃色。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全緣,卵形或橢圓形。花小,微香,數朵至多朵組成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自葉腋出或着生于枝幹上,花枝和花蕾深紅色。
2025-07-2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