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淮揚菜譜選編
淮揚菜譜選編
更新时间:2024-04-29 15:27:27

淮揚菜譜選編?《調鼎集》是一部清代中期廚師實踐經驗集大成的烹饪書全書十部(卷)、二十萬字,以揚州菜為主,從介紹燒菜用的佐料開始,分門别類叙述各種菜肴的選料、制作要點、烹調細節、注意事項及食品保藏等餐飲業的秘訣,從日常小菜腌制到宮廷滿漢全席,涉及烹饪飲食的方方面面該書序言所說:“上則水陸珍錯、羔雁禽魚,下及酒漿酸醬鹽釀之屬,凡《周官》庖人烹人之所掌,内饔、外饔之所司,無不燦然大備于其中”,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淮揚菜譜選編?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淮揚菜譜選編(淮揚菜的寶典調鼎集)1

淮揚菜譜選編

《調鼎集》是一部清代中期廚師實踐經驗集大成的烹饪書。全書十部(卷)、二十萬字,以揚州菜為主,從介紹燒菜用的佐料開始,分門别類叙述各種菜肴的選料、制作要點、烹調細節、注意事項及食品保藏等餐飲業的秘訣,從日常小菜腌制到宮廷滿漢全席,涉及烹饪飲食的方方面面。該書序言所說:“上則水陸珍錯、羔雁禽魚,下及酒漿酸醬鹽釀之屬,凡《周官》庖人烹人之所掌,内饔、外饔之所司,無不燦然大備于其中。”

第一卷《調和作料》,記述各種調味品,包括制醬、制醬油、制醋的方法及糟、椒、蔥、蒜、姜等調料的配制和使用方法。第二卷《鋪設戲席和進馔款式》,說的是各式筵席知識。包括筵席規格,上菜程序,菜類擇用和家常飯菜等。第三卷《特牲雜牲》,特牲即為豬、牛、羊等,雜性為兔、鹿、熊等。記錄了以豬肉原料的菜馔318種、雜牲為原料的菜肴118種的制作過程、制作須知及食法。詳盡介紹了這些菜肴的煮、炒、煨、蒸、焖、炸、腌、臘肉以及取料部位和各牲畜下水制作方法。第四卷《鴨類》,收有鴨類菜肴166種。第五卷《羽族》,收有雞、鵝、鴿、鹌鹑、黃雀、麻雀及其卵154種菜肴的制作方法。第六卷《江鮮》收錄有鱗水族(如鯉、鲚、鲥、鲟等)和無鱗水族(如鳗、鳝、銀魚、面條魚、河豚等)23種及蟹、蝦、甲魚等314種菜肴的制作方法。第七卷《襯菜》,收有燕窩、海參、魚刺、鮑魚等各類襯菜164種。第八卷《蔬菜》,收有筍、蘿蔔等24種蔬菜菜肴314種。第九卷《茶酒》,包括茶論、水論、飯論、造酒工具、工藝等内容及20餘種酒的制作方法。第十卷《面點》,收有面條、點心、糖制品及幹果等167種。

各部(卷)的起首設有《總論》,主要論及烹饪原料、操作技術。《特牲雜牲·豬》在談及豬肉的選用時說,“豬每隻重六七十斤者佳,金華産者為最婺。人以五谷飼豚,不近馊穢之物,故其肉肥嫩而甘。肉取短肋五花肉,宜煮食不宜片用亦不宜炒用……”《江鮮部·魚論》說:“魚首重在鮮,次則肥,鮮肥相兼,可烹可煮,無不可适口。僅其一鮮可取者,宜清煮作湯;一肥可取者,宜厚烹作脍。烹煮之法,全在火候,早一刻則肉生,生則粘刺不松;遲一刻則肉死,死則粗硬味淡。”在談及保藏時說,“春夏一切葷肴,以酒浸之其味不變。暑月諸魚肉易壞,須去盡汁,浸以麻油,不走味,入地窖更好。”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鋪設戲席和進馔款式》中所說:“居家飲食,每日計日計口備之。現錢交易,不可因其價賤而多買,更不可因其可賒而預買。”“買青菜不必買他色菜、買菰不買茄”,這樣“油醬柴草不知省減多少”。對膳食安排,要“早飯素、午飯葷、晚飯素”;“酒宜晚飯飲、限以壺”;“客用酒,令其自飲,不必苦勸”;“每日飯食,三日中不妨略為變換,或面或粥,相間而進可也”;“宴客宜中飯,晚飯未免多費”等“誠當奉為令典”。這些論點對今人仍有引鑒之價值,也是後世研究中國飲食文化的珍貴史料。

《調鼎集》中記載的許多菜肴,如文思豆腐、葵花肉圓(今稱葵花 肉)、套鴨(今稱三套鴨)、荷包鲫魚、芙蓉雞、芙蓉豆腐、金銀鴨、千層糕(今稱千層油糕)、酥盒、春卷等維揚名菜,至今仍是揚州菜點中的佼佼者,成為有些酒肆的招牌菜。僅《江鮮部》中所載,就有近百種至今仍在制作,隻是制作方法,古今略有發展變化。

是書《序》中說道:“為此書者,其殆躬逢太平之世,一時年豐物阜,匕鬯不驚,得以其暇,著為此篇,華而不僭,秩而不亂。”與其說這段話是對該書文字的贊美,倒不如說是對“康乾盛世”的吹捧。康乾時期鹽商的富有,使他們在飲食上極其講究,最鮮明特點就是食不厭精,他們為了顯示富有,不惜揮霍靡費,暴殄天物。尤其是接待南巡的帝王,“獻食”更是不惜代價;招待随駕各級官員,他們是絞盡腦汁,争相獻媚,以博取寵愛,形成那個時期揚州飲食繁榮的局面。鹽商們的這種飲食習慣成為當時的一種時尚,許多人仿效,十分流行。揚州普通家庭受此影響,飲食也很是講究,為淮揚菜推開了市場。所以透過這部書,我們還可以見到清代揚州的富庶繁華。

《調鼎集》的作者一般認為是童嶽薦,《揚州畫舫錄·卷九》記載:“童嶽薦,字硯北,紹興人,精于鹽莢,善謀畫,多奇中,寓居埂子上。”也有人認為,《調鼎集》并非童嶽薦獨立創作,是他采摘諸家飲食著作,結合自己的獨到見解編撰而成,後人又作了增補。在揚州衆多鹽商中,雖算不上是巨富,但也精于馔飲,可見當時鹽商對飲食的講究、對廚藝的内行。《調鼎集》即便是童嶽薦的彙集資料,也須有一番功夫。

是書以手抄本傳世,上世紀70年代末被發現,該書序言說:“是書凡十卷,不著撰者姓名,蓋相傳舊抄本也。”“不著撰者姓名”蓋是因“君子遠庖廚”的傳統觀念,編著者不願著名,一些并非出自名士的烹饪專著也常以鈔本散傳于民間。也正因為是鈔本散傳,所見版本、内容略有不同。筆者據揚州商業技校張延年先生1983年整理内部印行的教學資料寫了這篇介紹。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