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接觸古詩都是從《詠鵝》(駱賓王)開始的: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古人描寫動物的詩有很多,寥寥幾字,不但寫出了動物的外形,還寫出了動感,仿佛是一幅會動的畫,再比如:《畫眉鳥》宋 歐陽修
百啭千聲随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孤雁》 唐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蟬》 唐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春蠶》 明 劉基
可笑春蠶獨辛苦,為誰成繭卻焚身。不如無用蜘蛛網,網盡蜚蟲不畏人。
《蜂》 唐 羅隐
不論平底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