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歲寶寶誤食少量體溫計水銀
三歲寶寶誤食少量體溫計水銀
更新时间:2025-08-04 15:02:45

體溫計可以幫助測定體溫,是許多人家中常備的醫用品,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小孩子容易發燒感冒,體溫計可謂是有備無患。而衆所周知,體溫計是靠裡面的水銀來起作用的,水銀是十分危險的化學物,如果體溫計不小心被打破了,應該怎麼辦呢?

三歲寶寶誤食少量體溫計水銀(3歲女童誤吞體溫計水銀)1

3歲女童誤吞體溫計水銀

近日,浙江一位3歲的女童在玩耍時就一不小心将體溫計咬斷,并且還把裡面的水銀誤服。幸運的是,由于發現及時,女童并沒有出現惡心、嘔吐、眩暈等不适症狀。随後家長立馬将孩子送往醫院檢查,發現水銀确實聚集在孩子的胃部裡,不過女童的口腔和胃部并沒有受到損傷。醫生表示,過一陣子水銀會從身體排出,就沒有什麼大礙了。

折斷體溫計,吞服水銀,這看起來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一旦發生,很多家長擔心會引起孩子水銀中毒。其實,如果不小心服用了體溫計裡面的水銀,是不至于有生命危險的。因為一般情況下,體溫計中的水銀在進入人體内時,可以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内,不會在體内停留。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家長還是應該帶孩子去醫院做一次相關檢查。

三歲寶寶誤食少量體溫計水銀(3歲女童誤吞體溫計水銀)2

不小心打破體溫計應該怎麼辦?

雖然說吞服水銀可能不會引起生命危險,但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應該讓小孩子遠離體溫計。如果不小心打碎了體溫計,也不能置之不理,需要及時處理。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祖輝介紹,水銀也叫做汞,在室溫條件下,這種液态銀白色金屬就容易蒸發,形成了汞蒸氣。如果不小心打碎了體溫計,裡面的水銀就會以小水珠的形成灑落出來,這些銀白色的小珠子在室溫下就會慢慢蒸發,很快揮發到空氣中,變成有毒的汞蒸氣。

三歲寶寶誤食少量體溫計水銀(3歲女童誤吞體溫計水銀)3

如果人體在短時間内吸收有毒的汞蒸氣,一開始時會感覺到嘴巴有明顯的金屬味,緊接着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全身乏力的症狀。繼而還會有咳嗽、呼吸不暢、缺氧等嚴重症狀。

如果不小心打碎水銀,應及時關上房門,打開窗戶通風透氣,再馬上帶上口罩,用密封的小罐子将水銀收集起來,在無法收集的小汞珠上撒上硫磺或生雞蛋黃。收集後的水銀需做好垃圾分類處理,不可以随意丢棄。水銀灑落之處要保持通風幾小時。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being是什麼意思
being是什麼意思
being是什麼意思?being,英語單詞,主要用作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意為“存在;生物;身心;生活,有生命;本質”;作形容詞時意為“存在的”;作動詞時意為“存在;在場;從事;就是;代表(be的現在分詞)”,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bein...
2025-08-04
李清照最有名的十句詞
李清照最有名的十句詞
李清照是北宋末年最偉大的詞人,據《宋史·藝文志》記載,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詞》6卷。可是,由于她是女性,古代對女性的詩詞文并不重視,所以她的作品大多散佚了,到今天,李清照僅存詞四五十首,詩五首,文四篇。李清照就憑借着這少量的...
2025-08-04
朱升向朱元璋建議築高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謀士是誰
朱升向朱元璋建議築高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謀士是誰
文/炒米視角朱升其人朱升是徽州休甯人,元末明初的一代文宗,”休甯理學九賢"之一。他不但理學功底深厚,而且精通百家,儒法道墨,無所不精,懂星象占蔔、會風水堪輿,關鍵愛自費出書。拿現在來講,簡直就是一個自媒體達人啊。徽州自古以來出了很多讀書人。...
2025-08-04
故事很受歡迎用英語怎麼說
故事很受歡迎用英語怎麼說
故事很受歡迎用英語怎麼說?有沒有那麼一部劇,開頭引人入勝、扣人心弦,不料結尾卻讓人失望?在英語中,有不少說法可以用來談論一個“虎頭蛇尾”的故事看“BBC實用英語”視頻,學習用六個英語語句來形容故事“爛尾”,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故事很受歡迎用...
2025-08-04
鄭州哪幾家火鍋好吃
鄭州哪幾家火鍋好吃
在鄭州吃火鍋,你首先會想到哪一家?是服務貼心到沒話說的海底撈,還是以毛肚和菌湯做招牌的巴奴?是無辣不歡的串串香火鍋,還是傳統涮肉鴻茂齋?今天老張就給大家介紹一家川香火鍋。PS:本文無任何廣告成分,純分享,地址放在評論區,喜歡的自取。01想吃...
2025-08-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