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放風筝的曆史典故
放風筝的曆史典故
更新时间:2025-11-07 20:11:15

放風筝的曆史典故?風筝,又稱紙鸢,那麼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放風筝的曆史典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放風筝的曆史典故(風筝的由來)1

放風筝的曆史典故

風筝,又稱紙鸢,那麼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為什麼叫紙鸢

飛翔的鸢

鸢是一種體形較大的鳥,古代的風筝主要是模仿鸢的形狀做的,與古代的火箭一樣主要用于軍事領域來傳信号用的。因為是用紙做成的所以就叫紙鸢,這個叫法應該是較帖切的。紙鸢的由來

古代放飛風筝圖

風筝起源于中國,中國風筝有悠久的曆史。最早的風筝并不是以紙制作,而是木制的。傳說中第一個風筝為“魯班”制作,稱之為“木鸢”,《渚宮舊事》記載魯班“嘗為木鸢,乘之以窺宋城”。而以《呂氏春秋·愛類》記載“公輸般為高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荊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說明魯班當時造的是“高雲梯”而不是木鸢。《韓非子》記載中木鸢的發明者不是魯班而是墨子墨翟。

墨翟

墨翟(公元前478-392年),為春秋戰國時的哲人,諸子百家中墨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外儲說》記載墨翟曾“費時三年,以木制木鸢,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内),“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意思是說墨子曾就研究試制了三年,以木闆制成了一隻木鳥,将其放飛并使其成功飛起,但隻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制造的“木鸢”(或“木鹞”)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筝,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另《康熙字典》中釋義的木鸢發明者也是“墨翟”。而《墨子》中記載魯班發明的“木鵲”比墨子的“木鸢”更加精巧:“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後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後,才開始出現紙做的風筝,稱為“紙鸢”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南瓜的食用價值
南瓜的食用價值
南瓜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南瓜還可以作為應景的一個配角。因為南瓜我們可以做出各種特色美食,滿足人們的食欲,在生活中南瓜不僅是節日道具,更是營養排行榜上的常客,想知道南瓜到底有哪些功效嗎?一起看看以下文章的介紹吧。保護眼睛和黏膜南瓜的瓜肉是...
2025-11-07
三月三九月九什麼意思
三月三九月九什麼意思
今天一早,樓下不斷有人放鞭炮,是什麼好日子嗎?打開日曆一看二個九九,什麼意思?,
2025-11-07
七月二十六之後是什麼節日
七月二十六之後是什麼節日
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有很多的民間傳統習俗廣為流傳,迄今仍被保留着。今天是7月15日(農曆六月十七),各地都有哪些傳統節日風俗呢?龍鼓舞六月十七熱貢藏鄉六月會的第二天,是村民們會進行龍鼓舞這樣一個主要活動,男青年和未婚女子皆身穿華麗的藏...
2025-11-07
冬至節氣的有什麼習俗
冬至節氣的有什麼習俗
冬至節氣的有什麼習俗?水餃,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景仲冬至舍藥留下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冬至節氣的有什麼習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
2025-11-07
舉杯對月愛恨就在一瞬間
舉杯對月愛恨就在一瞬間
大家好!我是小小,謝謝閱讀,請雅正。這是一個被愛情包圍的時代,每個人都渴望能夠遇到一個讓自己心動的愛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它需要雙方都付出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你為我付出太多如果你的愛人在你眼裡根本就不配為我們做任何事...
2025-11-0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