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行七人到淮陽趕廟會。将近淮陽,便是漸次增多的人群,三三兩兩,絡繹不絕,或騎車,或步行,有的随團乘着大巴而來,而同行的同事說過了七點鐘汽車就開不進去了——據說廟會期間每天香客流量在八十萬左右。而我們也确乎感受到了這種氣氛。
我們随着如潮的人流,緩緩地向前行進,過了朝午門,甬道上抱着高香手提元寶冥币的人流如遊龍樣蜿蜒遊動,讓你根本無暇駐足遠望流連賞玩,擡頭是人的後腦勺或者脊背,低頭便是或者皮鞋或者布鞋的腳蹱,大家都靜靜地随着人流前行,沒有人說什麼,心裡眼裡全是虔誠而純淨。
過了兩道儀門,便是太極門了,廣場上更是人滿為患擁擠不堪,兩邊的鐘樓和鼓樓裡傳來陣陣悠揚而雄渾的鐘罄之聲,門前是長長的等候撞鐘擊鼓的信男善女的隊伍,井然有序地耐心地等候,全然沒有平時候車或者買票時的擁擠和喧嘩。統天殿前香煙袅袅,人群将它圍得水洩不通,我們便随人流從旁而過,直向太昊陵而去。
太昊陵更是今天整個陵園的焦點,偌大的陵墓前滿是黑壓壓的腦袋,将陵前的供桌香案廣場圍得水洩不通,飛鳥難逾。那随風而起的滾滾香煙紙錢在陵前形成一股股巨大的煙柱和煙陣,随風而起,翻騰、旋轉、盤旋,飄散,倏然而逝。無數的信男善女無比虔誠地跪倒塵埃,雙手合什,磕頭作揖。陵前的高香已堆如小山,桔黃的火焰和濃濃的青煙從小山上騰起,直沖雲霄,吞天蔽日。幾個工作人員手持水龍和鐵鍬,向煙火之山澆水,以控制火勢之蔓延洶湧。這時間,大風呼嘯,彩旗獵獵,烈焰騰騰,香煙滾滾,人頭攢動,磕頭的,燒香的,許願的,還願的,拍照的,極其恢宏而壯觀。
我們燒過香,許過願,便随人流圍陵而轉,從陵下捧碎土幾抔,虔誠地灑于陵上,也算是遠道而來對于先祖的一點孝心。
已近中午,我們從陵園出來,廣場上更是人山人海,叫賣之聲不絕于耳,淮陽泥狗遠近聞名,各種特産、小吃更是誘人視聽,便不能免俗地加入購物的隊伍,給家人孩子捎一兩件物品,聊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