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旅遊
/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
更新时间:2024-04-30 10:38:25
五台山又名—清涼寺;位于山西五台縣東北部,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五台山;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并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更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因由東西南北中五座山峰環抱,峰頂平坦開闊,被稱“五台山”,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朝拜的聖地。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1

一般來說五台山是指景區的台懷鎮,從空中俯瞰像一朵盛開的蓮花,台懷鎮坐落在正中央,由東、西、南、北、中五個台頂蓮花花瓣環抱。五個台頂供奉着東西南北中五方文殊菩薩,由于五個台頂相距很遠,道路崎岖,不易行走;所以為了朝拜方便,就把台頂的文殊菩薩都請到了台懷鎮,由上百個寺廟中供奉。所以台懷鎮,自古以來香火旺盛,經久不衰。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2

五台山五個台頂,據說代表着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五個台頂都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台頂供奉的文殊菩薩由于法号不同所以就有了:東台望海寺—聰明文殊、西台法雷寺—獅子吼文殊、南台普濟寺—智慧文殊、北台靈應寺—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孺童文殊。

為什麼五台山不建議自駕遊那?一,五台山景區和五個台頂沒有分清;

首先,我們要去的是五台山景區還是要去五個台頂?其實自駕到五台山是非常方便的,全程高速,進山汽車不需要額外花任何費用,同時台懷鎮裡酒店、客棧等配套旅遊設施也非常齊備,如果是去景區還是自駕方便。

其次,如果你要去台頂,除了東台頂外,其他台頂自駕是到不了的。要把五個台頂一次走完,至少要用兩天的時間,全程56公裡。車要停在離東台不遠的鴻門岩。自己的車是不可以上山的,隻能乘坐景區的公交車上山,最主要的是上山與下山到達的地方不一樣;就是坐景區擺渡車,也不能到達自己停車的地方所以不建議自駕遊。

二,自駕遊不夠虔誠,祈願不會靈驗。

據說五台山祈願很靈驗,作為佛教聖地,這裡一直是香火鼎盛,作為中國唯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善男信女都是懷着真誠的心願而來,我們可能在藏區看到的信徒磕長頭跪神山,表達對佛的敬畏和虔誠。到五台山的人多以求佛地為主,單純自駕遊玩的人很少。更有甚者,有些信徒住在五台山,也是為了到其他寺廟朝拜,祈福,祈願等等,祈求佛祖能夠達成心中的願望。

三、寺廟距離較近,沒必要自駕。

如果不上山,隻在台懷鎮拜廟,最高上到黛螺頂的話,沒有必要自駕開車,因為台懷鎮的寺廟相距不是太遠;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有名的寺廟:

殊像寺(“殊像寺”即有文殊菩薩的真像,所以叫“殊像寺”。 )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3

五爺廟(五爺廟是一座龍王廟全華北地區香火最旺的寺廟,許願極為靈驗,名氣很大。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4

羅睺寺(五台山保存完好的五大禅寺之一及十大黃廟之一,寺内木構小樓以接待十方客人而聞名。)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5

塔院寺(五台山标志性白塔,内藏佛祖舍利,也是五台山必去寺廟之一。)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6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7

顯通寺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8

菩薩頂(曆朝曆代各個皇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宮,皇家寺廟。)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9

黛螺頂(登黛螺頂朝拜相當于到五個台頂都朝拜一遍,所以去這個寺廟也非常有價值。)

五台山佛教聖地簡介(世界五大佛教聖地)10

尊勝寺(為五台山南門道上的巨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前有一對石獅,高約三米,是五台山形體最大、形态最美的石獅)

等到這幾個寺廟朝拜結束,一天的時間基本過去了。

五台山旅遊注意事項
  1. 五台山地處高原。雖然正值春季,但是還是比較寒冷,所以要帶好衣物。
  2. 五台山地處山區,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建議五到十月份出行。
  3. 五台山氣候多變,景區不是交通要道,所以要提前了解交通情況、訂好酒店,以便更好地出行。
  4. 這是小編給大家的一些建議!
  5. 有好的想法和觀點,可在下方留言讨論哦!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