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2019年觀世音菩薩出家日幾月幾号 農曆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9年觀世音菩薩出家日幾月幾号 農曆時間是什麼時候
更新时间:2025-11-11 14:09:19

  在中國的民間,有很多人觀世音菩薩是十分受人尊敬的,而在佛教的寺院中,每逢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等相關佛教節日都會舉行隆重的法,那麼2019年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是幾月幾号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佛教日曆一起來看看吧!

  問:2019年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是幾月幾号?

  答:2019年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是10月17日,星期四,農曆九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出家日内容提要

  每年農曆的9月19日,是觀音菩薩的出家日。佛教的寺院都是舉行隆重的法。

  觀音菩薩出家日的起源和依據,現在均無從考證。每逢這三個觀音菩薩的佛教節日,我國各地寺廟均要舉辦大小不一的法會,其一般祝儀是:唱《香贊》,誦菩薩名唱《觀音大士贊》、《觀音菩薩偈》、念觀音聖号,拜願,三皈依畢。廣大佛教徒慶祝觀音聖誕的香會稱作觀音會。普陀山是觀音場地,為觀音會的中心,因而每年适逢觀音菩薩聖誕日、觀音菩薩成道日和觀音菩薩出家日的法會最是盛大。

  觀音菩薩出家傳說

  觀音菩薩的出家是因為父王反對觀音菩薩拜佛,最後不得不被趕出王宮,但是為了一顆求佛的心,觀音菩薩選擇了青燈相伴。而通過觀音菩薩的慈悲善行,以及觀音菩薩随後舍身救父的壯舉感動了諸佛,最後修成正果,并且得到了千手千眼的功德法力,以便今後繼續施善普度衆生。

  觀世音菩薩介紹

  觀世音菩薩,名号來自于竺法護與其弟子譯于長安敦煌寺的《正法華經》,竺法護初譯“光世音”,其弟子聶道真改為“觀世音”,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略稱為觀音。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着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衆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适應衆生的要求,對不同的衆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在佛教的衆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國的江、浙、閩、廣、台灣,以及南洋華僑間,觀音信仰極為普及,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島,自古以來也一直被視為觀世音菩薩應化的場地。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奮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奮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近期,易門縣在去年創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成功的基礎上,近期又研究制定了《易門縣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方案》,明确了五項重點工作和47項具體任務,突出“六個堅持”,以釘釘子精神努力争創全國民族團結進...
2025-11-11
蜜月一詞來源哪個大洲
蜜月一詞來源哪個大洲
所謂“蜜月”(honeymoon)一詞中honey本意是蜂蜜,moon代表月,而把這名稱翻譯成“蜜月”,除了使人聽起來有甜蜜的感覺外,并沒有确切地表示出新婚的含義。“蜜月”這個詞其實是古代搶婚習俗演變而來的。英國古代的條頓族流行搶婚,丈夫為...
2025-11-11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走月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着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
2025-11-11
傳統節日作文300字左右
傳統節日作文300字左右
傳統節日作文300字左右?時光荏苒,冬去春來,多少個朝朝與暮暮,終換得冬已逝,春已至,又一個春節,又一個團圓,又一個中國味,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傳統節日作文300字左右?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傳統節日作文300字左右時光...
2025-11-11
中秋節有哪些起源的傳說
中秋節有哪些起源的傳說
在中國有許多傳統佳節,而中秋節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它不僅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還在漢文化圈産生深遠的影響,直到如今,依舊有許多東亞國家有着過中秋的傳統習俗。中秋節是我們最熟悉的...
2025-11-1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