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佛教儀軌是什麼,側重點不同的佛教儀軌
佛教儀軌是什麼,側重點不同的佛教儀軌
更新时间:2025-07-19 11:25:33

  “于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随衆生住,恒不舍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衆善。”佛教儀軌就像是送葬禮又或者是拜菩薩出巡等等,許多地方的儀軌都是不一樣的。

  那麼,本期佛學入門一起了解佛教儀軌是什麼。

  對佛門弟子而言,在寺院内,忏儀、戒儀排班行禮誦念的情景,焰口儀式中主法者頂戴毗盧帽的儀容,是不陌生的景象。這些民間信仰以及佛門的儀式,在一般人看來不免會問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做那個?真的有那些事物嗎?

  做了有什麼作用呢?雖有一連串的疑問,但多半的人隻是到此而已,并不細加推究,當事臨己身時,隻好依樣畫葫蘆,如此這般。我們覺得這是不明佛教儀軌的意義與作法所産生的無知,以下試就幾點對佛教儀軌做說明:

  1、儀軌的定義;2、包含範圍與種類;3、制定緣起;4、基本内容與中心義理;5、佛門儀軌與傳統禮俗的比較;6、探讨佛教儀軌的作用與功能。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衆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獄。皈依法,不堕餓鬼。皈依僧,不堕旁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和南聖衆。

  世俗的禮俗遍布在生活中;人與人相處也有一時一處的典禮,如婚禮、葬殡祭禮、就職禮等;佛教也如此,生活細則稱為清規戒律,一般典禮儀式則比較莊嚴隆重稱為佛事。現就佛事一般常用内容法式列出,并說明其義,此常用諸式,随各佛事繁簡作用而增減,并以主要本法為中心結合而成。

  佛事儀節通式表:

  1、請師:請主持法事和尚及諸師入壇。

  2、灑淨:主法者以甘露水清淨道場。

  3、請聖:請諸佛菩薩龍天護法莅臨神力加持。

  4、請衆:普請六道衆生及有緣者共聚道場修行。

  5、供養:以香花燈塗果馔樂等供養諸聖賢。

  6、忏悔:大衆向諸聖及怨親陳白悔過,淨滌身器。

  7、三皈:大衆虔誠恭敬皈命三寶。

  8、說法:主法者說明法事的因緣道理行持态度。

  9、行本法:大衆同修此堂佛法儀式之主要功能。

  【結束語】佛教儀軌并不僅僅是體現在佛教文化上,在整個人類的民族、地區、國家等等傳統曆史上都有着不一樣的面貌。這也是在曆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