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鋼鐵叢林裡奔波謀生的人們,時間久了似乎自己也沾染上鐵鏽的味道,身心僵硬、疲憊不堪,這時候的你需要回歸自然,感受亘古不息的陽光和風,穿梭在郁郁蔥蔥的林地和生機勃勃的田野,感受人類自古以來就不曾熄滅過的田園之夢。那麼就讓城市文化為你介紹,世界十大莊園之一的拉菲古堡。
拉菲古堡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13世紀的法國,修道院遍布大小村莊城鎮,位于波雅克村北部的維爾得耶修道院正是今天拉菲古堡的所在地。
拉菲古堡從14世紀起就屬于中世紀領主的财産。加斯科尼(Gascon,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地區,舊時稱加斯科尼省)方言中“la hite”意為“小山丘”,“拉菲”也因此而得名。
不過,拉菲古堡真正形成規模還是始于17世紀塞古爾(Segur)家族的到來。正是他們的用心經營,拉菲古堡才發展成為如今偉大的葡萄種植園。
1675年,拉菲古堡由當時世界酒業一号人物塞古爾公爵購得,他是建立拉菲葡萄園的第一人。塞古爾當時在酒界叱咤風雲,他同時擁有頂級的曆史名莊拉圖酒莊、木桐酒莊和凱龍世家酒莊。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說,塞古爾家族可能是法國最富有的家族。
1695年,拉菲古堡由塞古爾侯爵的兒子亞曆山大繼承。亞曆山大與鄰近拉圖酒莊的女繼承人聯姻,婚後育有一子,即後來著名的尼古拉斯-亞曆山大·塞古爾。自此,拉菲古堡和拉圖酒莊這兩大名莊進入了共同書寫曆史最初篇章的曆史階段。
1755年,塞古爾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去世後,拉菲産權進入了一段較為混亂的曆史時期,但所産酒依然保持着屬于它的高品質。1868年,詹姆士·羅斯柴爾德爵士在公開拍賣會上以天價四百四十萬法郎中标購得拉菲古堡。
拉菲古堡的氣候土壤條件得天獨厚。現今酒莊178公頃的土地中,葡萄園占107公頃,在列級酒莊中是最大的。
這些頂級的葡萄園分布在三個區域,圍繞着酒莊主題建築的山丘、城堡西面的卡旭德高原以及毗鄰酒莊的聖愛斯泰夫村中大約4。5公頃面積的特許土地。這三片地域的特點就是日照特别充足,而底土為第三紀的白垩土,混有風化形成的砂礫質土壤條件為葡萄的種植提供了優越的排水性能。
雖然中途曆經嚴重阻礙全球葡萄酒發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嚴重的經濟危機等事件,但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經營下,拉菲古堡出品的葡萄酒品質一直傲然于世,至今享有世界頂級葡萄酒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