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兒歌裡有我是少年
兒歌裡有我是少年
更新时间:2024-05-03 14:09:52

兒歌裡有我是少年?作者:盧昱六一兒童節剛過,網友對經典兒歌的讨論再次熱鬧起來看一下小朋友們的歌單,傳唱甚廣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作品,如《兩隻老虎》《小兔子乖乖》《小燕子》《讓我們蕩起雙槳》……而近年來能夠廣為傳唱的新經典兒歌屈指可數,多數少年兒童的日常歌單被網絡流行音樂取代新老如此青黃不接,網友質疑:新經典兒歌身在何處?,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兒歌裡有我是少年?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兒歌裡有我是少年(新經典兒歌身在何處)1

兒歌裡有我是少年

作者:盧昱

六一兒童節剛過,網友對經典兒歌的讨論再次熱鬧起來。看一下小朋友們的歌單,傳唱甚廣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作品,如《兩隻老虎》《小兔子乖乖》《小燕子》《讓我們蕩起雙槳》……而近年來能夠廣為傳唱的新經典兒歌屈指可數,多數少年兒童的日常歌單被網絡流行音樂取代。新老如此青黃不接,網友質疑:新經典兒歌身在何處?

有業内人士也頻頻指出原因:一方面,一些專業院校畢業的青年作曲家主要緻力于交響樂、民樂的創作,鮮少接觸兒童音樂的創作;另一方面,随着老一輩優秀兒歌創作者的相繼辭世或老去,願意從事兒歌創作和傳播的藝術家及發行單位逐漸流失。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人更願意把精力投入到受衆廣、傳播速度快、收入高的流行歌曲的創作上,對兒歌的創作與傳播缺乏熱情。

盡管有不少有識之士奔走疾呼,兒童音樂創作事業依舊未能形成規模、實現持續性發展。尤其在互聯網流量大潮的沖擊下,很多孩子學會了“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想要和你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爸爸)掙得多,花得少,剩菜剩飯他全包”“爺爺他最疼我,要什麼他都給”等口号化歌詞。經典需要時間來認證,而當下想讓新經典兒歌紮堆出現,難度較大,揠苗助長反而徒勞無功。

既然現實如此,不如想辦法處理好新老經典存量與增量間的關系。依托數量與質量皆優的經典老歌曲目庫,找到流行媒介,依靠互聯網潮流的慣性,讓經典兒歌重生;同時,還能為文化的傳承起到參照和引領作用,為新經典的誕生培養土壤。

當然,讓經典兒歌重生是一門“瓷器活”,需要有情懷、能堅持的音樂人參與其中。這些人要了解兒歌創作、編曲原理,要懂得兒童啟蒙時期的演奏程度與興趣所向,要寓教于樂、抓住經典兒歌的價值精髓。比如可以将經典兒歌移植于電子管風琴上并稍加改編,活用電子管風琴腳鍵盤演奏,将一些歌曲改編成和聲色彩的音樂風格,貼近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

華夏大地散落着各式各樣的童謠,如野花般盛開在農耕時代的田野裡。這個寶庫,更能夠為少年兒童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以齊魯童謠為例,早在三十多年前,學者山曼先生就編纂過《山東民間童謠》等書籍。正如山曼先生所指,童謠不是為創作而創作的産物,它是“實用”的産物,它的流傳不是靠書本,而是靠口傳。在傳播的現場,童謠與當時當地的山水、樹木、村莊、房屋、動物、器物、天氣、人的心情、生動的氣氛融為一體,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樣自然、協調。

在我國不同地區都有着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優秀民間兒歌,而且伴随兒童不同階段的成長,還有遊戲歌、數數歌、連鎖調、問答歌、繞口令、颠倒歌、謎語歌、字頭歌、節氣歌等多種常伴兒童身邊的兒歌形式,它們或增長知識、或訓練語言、或愉悅精神、或宣洩情感,對兒童成長起着其他藝術形式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這更像一口民間智慧的深井,可以反哺當下的兒歌創作,讓更多文藝創作者沉下心、俯下身、熱愛兒童、走近兒童,經曆開掘、沉澱、發酵之後,催生新的經典兒歌。(盧昱)

來源: 大衆日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