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旅遊
/
蘇州十大旅遊景點免費
蘇州十大旅遊景點免費
更新时间:2025-11-09 01:07:02

  1、平江路:這是一個走過就會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它與觀前街一巷之隔,卻清淨古樸,與咫尺之外的鼎沸喧嘩迥然不同。

  2、山塘街:這裡沒有精細的城市裝扮,有的隻有喧嚣熱鬧的人群,以及昭示着歲月滄桑的牆體痕迹。

  3、五峰園:去過了耦園、網師園,似乎很少去過藏匿于古街市間的小園,庭院雖小卻亭台樓閣、水池花草俱全。

  4、定慧寺:雖無重元寺的熱鬧喧嚣,卻更顯出它的清淨自在,悠然矗立。

  5、城隍廟:本就在鬧市一隅,若不是殿上的城隍廟三字,想必就會錯過。不大的廟宇内,香火卻很旺盛,雖香火鼎盛,但廟宇内很少見随處丢棄的垃圾,幹淨而整潔。

  6、神仙廟:南方多寺廟,自然老區内廟多。石路南浩街的神仙廟,是供奉八仙之一的呂純陽的廟。至今仍保存完好,亦可能是翻修過的吧! 

  7、後樂園:後樂園由東花園、西花園、南花園三部分組成,有長廊百米,各式漏窗七十多扇,更有鴻廣堂、聞道齋,懷德堂、小飛虹、戲雲台、紫東閣水榭、駿逸亭、獅峰山等十八處景點。它是以漁樵耕讀的理念來構建園林,師法自然,體現了蘇州園林的精髓。該園還擁有“春秋物語館”,展出明清家具及宮廷物品,名人用具、宣爐等珍稀物件。

  8、鄉畦小築園以蘇州園林為特色,運用傳統的疊山理水手法,亭台樓閣布置合宜,花木種類多達30餘種,南入口處疊湖石假山一座,寓“開門見山”之意。全園布局疏密得宜、小中見大、藏露互補、曲折有緻,集居住、休閑為一體,給人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較好地再現了蘇州園林的傳統特色。

  9、瑞園:占地面積約30餘畝的瑞園,由香山幫傳人設計施工,曆時六年建成。園北依穹窿山,南瀕太湖,依山勢而高下而布局,水面寬廣、假山玲珑、建築精巧,古樹名木衆多,四時芳華不斷,其中一株百餘年“孩兒蓮”最為珍貴。

  10、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先生送給家鄉的禮物。巧借拙政園的一方粉牆黛瓦,于古典園林中融入現代感極強的幾何線條,點綴江南常見的青竹綠柳,“不高不大不突出”成了蘇博設計的重要理念。伫立蘇博院外,你很難想象出這是一家博物館,但是稍稍回味,就會覺得這才是蘇州博物館該有的樣子,有着傳統的美感,卻又不顯得過時,再等待上幾百年,蘇州博物館也應當是這古典與現代融合的剛剛好的模樣。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旅行青蛙為什麼那麼火呀
旅行青蛙為什麼那麼火呀
爆紅手遊偶爾會有,但如何延續它的生命力,恐怕還有更多的事要做。*注意,文末有彩蛋!文|夜葉蛙蛙走的第N小時……想它,想它,想它……這可能是諸位“老父親”“老母親”近日共同的心思——例行工作生活之餘,開始挂念一隻屬于自己的旅行蛙。就這樣,無論...
2025-11-09
平谷金海湖風景區攻略
平谷金海湖風景區攻略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方非10月5日,在金海湖景區,秋水共長天一色間,蔚藍的湖面、曲折的湖灣和連綿的彩山勾勒出一副自然畫卷。國慶長假過半,市民們抓住假期的尾巴,或露營、或泛舟,享受青山綠水間的惬意時光。,
2025-11-09
哪裡的竹荪好
哪裡的竹荪好
哪裡的竹荪好?四川省長甯縣生産出來的竹荪品質是最好的,因而被譽為了“中國竹荪之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哪裡的竹荪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哪裡的竹荪好四川省長甯縣生産出來的竹荪品質是最好的,因而被譽為了“中國竹荪之鄉”。目前竹荪的...
2025-11-09
臨夏州美麗鄉村撬動旅遊扶貧
臨夏州美麗鄉村撬動旅遊扶貧
8月27日,迪慶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州文化和旅遊局專場發布在雲南省香格裡拉市舉行。發展鄉村旅遊是迪慶州脫貧攻堅、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核心保障。巴拉格宗景區副總經理羅世明介紹,香格裡拉市尼西鄉幸福村巴拉村民小組在過去因交通閉塞,...
2025-11-09
南沿江高鐵會接入虹橋火車站嗎
南沿江高鐵會接入虹橋火車站嗎
高鐵是中國經濟的動脈。中國的高鐵站體現了兩極分化的特點:大城市的高鐵站(北京南站,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常常位于城市中的關鍵地區,虎踞龍盤拉動周邊發展;而中小城市的高鐵站常常在遠離市區的地方,有些位置非常奇葩。北京、南京,上海的高鐵站的思路...
2025-11-09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