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金屋藏嬌的故事源于哪個朝代
金屋藏嬌的故事源于哪個朝代
更新时间:2025-08-17 10:55:20

金屋藏嬌的故事源于哪個朝代? “金屋藏嬌”說的是漢武帝第一個皇後陳阿嬌阿嬌的母親館陶長公主,是漢文帝和窦皇後所生之女劉膘劉膘嫁堂邑候陳午,婚後兩人感情很好,生下被視為掌上明珠、聰明美麗、驕橫任性的女兒阿嬌館陶長公主劉膘是漢景帝劉啟的同母姐姐,劉徹是漢景帝的皇十子,和陳阿嬌是親表兄妹,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金屋藏嬌的故事源于哪個朝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金屋藏嬌的故事源于哪個朝代(金屋藏嬌的由來)1

金屋藏嬌的故事源于哪個朝代

“金屋藏嬌”說的是漢武帝第一個皇後陳阿嬌。阿嬌的母親館陶長公主,是漢文帝和窦皇後所生之女劉膘。劉膘嫁堂邑候陳午,婚後兩人感情很好,生下被視為掌上明珠、聰明美麗、驕橫任性的女兒阿嬌。館陶長公主劉膘是漢景帝劉啟的同母姐姐,劉徹是漢景帝的皇十子,和陳阿嬌是親表兄妹。


劉徹小時候長得很惹人喜愛。幼年時的劉徹常愛到姑母館陶長公主家,他很喜歡表妹阿嬌 ,兩人常在一起玩耍 劉徹不到四歲的時候就被封為膠東王。秦漢野史上說,有一次劉徹在館陶長公主家,長公主抱起小劉徹,把他放在自己的膝蓋上問劉徹:"你想要一個媳婦嗎?”劉徹點點頭。館陶長公主覺得有趣,便笑着将左右一百多人指給劉徹,讓他挑選。想不到的是都是搖頭,又指着阿嬌問劉徹: “阿嬌怎麼樣?” 劉徹鄭重其事的點點頭,接着又說:“如果娶阿嬌,我一定要造一座金屋,讓阿嬌住在裡面”。這便是“金屋藏嬌”讓少年漢武帝一舉成名。也給劉徹以後能成為漢武帝起很大的作用。館陶長公主聽了非常高興,就和劉徹的母親商議這門親事,随即阿嬌與5 歲膠東王定了娃娃親。兒女聯姻,自然就是與家人,館陶長公主一有機會就和兄弟景帝劉啟 談及劉徹。 景帝劉啟便開始注意劉徹,再加上劉徹 天資聰慧過人,劉啟通過多次觀察, 發現 劉徹确實是個可造之才,七歲時被景帝劉啟立為太子 。


漢景帝 在位僅16年,48歲時去世。劉徹16歲登基即漢武帝,劉徹還是太子時娶陳阿嬌為妻 。即位後,陳阿嬌被封為皇後。漢武帝非常寵幸陳阿嬌。自從年輕妩媚、閉月羞花的衛子夫出現,劉徹便對陳阿嬌的感情日漸生遠,陳阿嬌一直也沒有為漢武帝劉徹生下皇子。後因行巫蠱之術,被自己的宮人告發,漢武帝本來就有費後的意思,聽後勃然大怒,随即皇後印玺被收走,遷住長門宮。陳阿嬌為了挽回劉徹的心在長門宮寫下了一篇流傳千古的《長門賦》。最終劉徹也沒回心轉意,而陳阿嬌也成為了一個長門怨婦。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于謙評價小品
于謙評價小品
絕不假公濟私,置身炮火之中,表明自己觀點!郭德綱繼續缺席《喜劇總動員》第三賽段的錄制。看多了宋丹丹的表現,愈發想念郭老闆能夠早日回歸。每場中間郭德綱的砸挂,已經成為了《喜劇總動員》為數不多不多的亮點之一。客觀來說,這段相聲隻能用中規中矩來形...
2025-08-17
财神節的習俗和講究
财神節的習俗和講究
在中國的民俗中,一年有三個拜财神的日子,分别是正月初五、七月廿二以及九月十七。大年初五要接财神,七月廿二是财神的成道日,而九月十七則是财神爺的生日,也叫财神節。中國民間的“财神”多達九位,這九月十七正是其中最有名、供奉最多的财帛星君的生日。...
2025-08-17
匠心築夢開學第一課總結
匠心築夢開學第一課總結
青海省玉樹州緊緊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将其貫穿于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标準打造“石榴籽課堂”,創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範平台,不斷推進玉樹州各級各類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取得新成績。與思政教育相融合貫穿課程體系提實效思政課是...
2025-08-17
誰會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
誰會記得今天是什麼日子
你知道2022年最2的日子嗎?2022年2月22日22:22:22,農曆還是正月二十二,而且正好是星期二,你說二不二呢?其實大家把“2”當做“愛”的諧音,所以明天是最有愛的一天,很多年輕人都排隊去登記結婚來證明彼此相愛的!,
2025-08-17
一葉知秋指的是
一葉知秋指的是
寒暑易節,四季更替,随着天氣的變化,牛年的深秋來臨,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凋零的季節,随着天氣變涼,樹葉随着陣陣秋風慢慢凋零,一片一片飄落在林間小徑,飄落在路邊小溪,随波逐流,為美麗的秋天增添了色彩。于是,人們便用”一葉知秋”這個成語來描寫...
2025-08-1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