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統計,全球大約有7億隻狗,其中70%為流浪犬。中國範圍内流浪犬隻數量一直未有權威數據。然而根據一些當地團體預估,光是在中國就有數百萬隻流浪動物急需愛心家庭。
由于相關法律的缺失,流浪貓狗不僅在食物供給方面得不到保障,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甚至還要時刻面臨着被殘忍虐待的危險。
近幾年,随着領養寵物的呼聲越來越高,“領養代替購買”的概念也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以領養代替購買”是動物保護人士共同的心聲,這樣不僅能夠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還可以減少買賣,解放繁殖犬,使它們過上正常的生活。
繁殖犬和流浪犬的兩難
“流浪動物淪落街頭,面臨着饑餓、交通狀況、人類虐待、疾病、極端天氣等威脅。有些被市政府捕捉處死;有些因為咬傷行人而成為公共危險,被當局殺死;有些成為了虐待動物者手下的犧牲品,正如我們近期所看到層出不窮的虐待動物事件所揭露的一樣;有些則是被貓販、狗販捕捉,賣到貓狗肉店成為食物,或賣到皮草、皮革市場,被棒擊至死,或活生生取皮。”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的Hailey告訴本刊記者。
大部分流浪寵物在基本的動物福利上是無法保證的。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表示,流浪動物還有可能傳播疫病,對人的健康造成風險,例如狂犬病的爆發及傳播就會威脅到人們以及犬隻的生命安全。
據有關數據表明,盡管現在有很多公益流浪動物收容所,但是90%以上的流浪動物仍舊在街頭巷尾艱難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售賣的寵物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國内最大的領養動物平台——北京領養日的負責人之一陳嘉,就和本刊分享了她的擔憂:“寵物店購買純種繁殖是無序繁殖,沒有法律保護,近親交配現象嚴重。”因此,純種犬的基因配比使其一定有病,甚至可能非常嚴重。而在美國純種犬認定上有嚴格法規,不允許近親交配,也不允許随便買賣,動物的福利也得到保障。
而她接觸過的繁殖犬的生存環境更是極度惡劣。
“9平米的房子裡可以養100-200隻泰迪,他們就住在長寬40厘米大小的籠子裡。正常的狗發情期一年2期,但是為了讓它們不停地交配,小作坊的養殖工人會不停地為它們注射激素。被救的犬隻常常内髒嚴重受損,還有性病、癌症、骨骼病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她強烈呼籲抵制純種犬貓買賣。
Hailey指出,寵物店和繁殖商在意的是盈利,動物成為了寵物産業利用的工具,福利很難得到保證。
“我們經常收到來自民衆的抱怨,指出動物在寵物店被關在肮髒的籠子裡,無法和其他動物進行正常社交,或在陽光下享受、玩耍;我們也曾目睹繁殖商在零下五度的冷天将幾周大的小狗放在冰冷的地上販賣,希望借此得到過往民衆的同情,增加生意。”她補充,“再者,隻要寵物店和繁殖商還繼續繁殖小狗,就會有收容所的狗因為找不到家而不得不被安樂死。”
領養也很靠譜
近年來,飼養寵物以及希望飼養寵物的家庭數量每天都在增加,如果公衆隻是一味選擇購買的話,這将為寵物數量管理,甚至是城市的正常運行制造出很大的負擔。選擇領養的方式,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飼養需求,也可以緩解流浪寵物數量過多所帶來的種種壓力。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認為,“以領養代替購買”是動保人士共同的心聲,這還有助于減少買賣,解放繁殖犬,使它們過上正常的生活。
目前國内收養流浪動物的機構多為公益性民間組織,民衆自發組織活動,收養、救治流浪動物,他們的行動已經使很多流浪動物過上了溫飽的生活。但民間組織在資金支持與固定組織人員方面的缺乏,使這種救助有一定的局限性。
北京領養日每個月都會舉行領養活動。成立3年多來,如今他們每期基本上可以有60隻流浪動物參加,其中約一半可以被成功領走。“每期申領者有200-300人之多。我們是科學救助,會對申請人情況舉行審核,因為領養是免費的,所以要确定領養者是否合适,是否有責任心,是否有穩定的住所和穩定的工作。如果變動因素較多,例如經常要出差,就不适合收養動物。”陳嘉說道。
據她介紹,通過領養日領養的小動物都會有保障,因為救助站會給它們做身體檢查,給它們喂狗糧或者貓糧,并且會打疫苗;大部分适齡動物已經絕育,而流浪的動物多為混血,所以疾病較少,壽命也會更長。此外,領養的動物在領養之前跟人接觸過,大都性格穩定,活潑健康。
值得欣慰的是,通過線上線下的活動,他們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如今潛在的收養者越來越多,看到流浪動物也會參與救助,觀念也逐步跟歐美對接——因為是愛,才領養。這也是其他兩個動物保護組織的共同心聲。
“減少流浪動物數量的最根本方法還是需要公衆樹立科學文明的養寵意識,購買或領養寵物前應三思是否準備好飼養寵物,并為其負責一生;第二,要提高寵物交易的門檻,對寵物購買人的條件進行限制與審核,降低購買人未來棄養的幾率;第三,完善寵物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懲治動物虐待以及抛棄行為。”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負責人表示。
Hailey也贊同:“動物不是商品。每個人都能夠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宣導,或在自己的社群媒體上分享。有資源和時間,并且準備好作出一輩子的承諾的人們可以到收容所、救助團體或甚至是大街上領養、救助動物,在微博上便可以找到許多救助團體。同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人們一旦領養了動物,請一定替它們絕育,來防止流浪動物危機加劇。請切記永不從寵物店或繁殖商手中購買動物。”
目前國内的救助組織比較分散,以地域性為主,例如廣州土華愛護動物協會,上海有外籍華人創辦的Think Adoption,北京的好狗好貓流浪狗義工團,諾愛之家等,都是做得比較好且科學的救助站。有意願的收養者不妨到這些機構了解。
選擇飼養寵物,更多的是選擇承擔一份對生命的責任,從而享受到寵物帶來的愛與信任。“以領養代替購買”改變的是人們的消費觀念,更能反映出人們對待動物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