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才華,很儒雅,對母親很孝順,如果說是結婚對象,胡歌絕對是個特别好的選擇。”
2015年,因《大好時光》與胡歌成為好朋友的徐百慧這麼評價胡歌。

當時,記者還起哄問其是否與胡歌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徐百慧大方開玩笑:
“他也沒結婚,所以也說不定啊。”

如今,一晃8年過去了。
胡歌一步到位,直接官宣生女,徐百慧點贊了這條好消息。

40歲了,她依舊是孤身一人。

這麼多年,徐百慧隻顧拍戲了,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給剩下來了。
作為一名演員,她很是兢兢業業,塑造的角色之多足見其事業心之強。
《小留學生》裡的劉莼;

《碧血劍》裡的紅娘子;

《純真歲月》裡的麥思丹;

《愛了散了》裡的艾艾;

《柳葉刀》裡的丁凝夏;

《中天懸劍》裡的柳纖纖;

《日月淩空》裡的楊美雲;

《蒼穹之昴》裡的青筠;

《愛的方式》裡的鐘少霞;

《中國1921》裡的陶毅;

《孔子》裡的孔子生母;

《代号十三钗》裡的徐子晏;

《戰争不相信眼淚》裡的藍蔚青;

《我的兒子是奇葩》裡的何花;

《有你才幸福》裡的李晴;

《那年來了鬼子兵》裡的尹秀茹;

《淑女之家》裡的方琪;

《産科醫生》裡的朱愛萍;

《裸嫁時代》裡的白楊;

《國脈風雲》裡的周蔓莉;

《大好時光》裡的珊珊;

《芈月傳》裡的孟昭氏;

《風雲年代》裡的米蘭妮;

《遙遠的距離》裡的蘇揚;

《我的仨媽倆爸》裡的白鴿;

《熱血軍旗》裡的宋美齡;

《大牧歌》裡的徐靜芝;

《太行赤子》裡的郭素萍;

《延禧攻略》裡的怡嫔;

《鍛刀之英雄無悔》裡的曾文媛;

《共産黨人劉少奇》裡的王光美;

《一路上有你》裡的池小潔;

《燕陽春》裡的燕陽春;

《外交風雲》裡的蔣英;

《金色索瑪花》裡的萬月;

《浣溪沙》裡的吳後;

《喬家的兒女》裡的傅阿姨;

《問天》裡的林青;

《人世間》裡的于虹;

《春風又綠江南岸》裡的蘇曉岚;

《林深見鹿》裡的康茹;

《運河邊的人們》裡的蘇麗;

《八月桂花開》裡的肖燦;

《夜城賦》裡的魏雲岚……

但說實在的,盡管拍了不少劇,但徐百慧依舊沒什麼名氣。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她不斷紮根于一些劇情狗血的苦情戲、時代戲甚至主旋律劇中,徐百慧還被一些觀衆賦以“狗血劇女王”的嘲諷。

甚至不少人将徐百慧的劇與爛劇劃上了等号。
一個演員,無論她演技多好,顔值多高,沒遇到好作品好角色那也沒轍。

可以說,徐百慧的演藝生涯頗有點高開低走的态勢。
早在她的出道作《小留學生》裡,她就火了一把,算得上出道即巅峰。

這些年反而越來越倒退了。
可能從小到大徐百慧都過得太順遂了,反而缺了點背水一戰的勁兒。

1983年,她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一個高知家庭,是個被富養長大的獨生女。
從小徐百慧就喜歡音樂,她練鋼琴早早就達到了鋼琴十級。

父母一面望女成鳳,一面也視若珍寶。
徐百慧養成了乖乖女的性子。
所以她的音樂夢早早就被父母扼殺在了搖籃裡。

初中就讀于吉林大學子弟中學的徐百慧畢業後報考了吉林藝術學院作曲系。
但是被父母“攔截”了,她不得不不放棄。
因為父母希望她去美國學醫,尤其是她的父親。

在家裡,父親是絕對的一家之主。
徐百慧對父親一向是百依百順。
她從東北師範大學附中高中畢業後,備考了托福準備申請美國留學。

可惜的是,徐百慧練習的一口流利英語因為9·11事件導緻簽證被退而沒派上用場。
很倒黴,她出不了國了。
于是從那一刻起,徐百慧的人生發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相信命運這種東西。
為了開解因為竹籃打水一場空而悶悶不樂的女兒,父親帶她去錄音棚裡錄一張音樂專輯作紀念。

那年,她17歲,父親的投其所好讓她開心不已。
隻是徐百慧沒預料的是此行她最大的收獲不是那張自制專輯,而是錄專輯的那位老師。
“你條件不錯,可以去中央戲劇學院試試。”

他是業内有名的作曲老師,看到17歲的徐百慧,頓時覺得她不進演藝圈未免太過可惜。
徐百慧是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那是她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專門學習表演的地方。

不同于她的懵懂,她的父親則是嚴詞拒絕了。
如果沒有後來,估計這個提議也隻會成為一個不痛不癢的插曲。
可偏偏那個老師執着得很,一周至少要打一次電話來勸父親,硬是把他說服了。

于是兩年後,徐百慧踏入了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系,與唐嫣成為了好友。

後來她還成為了唐嫣婚禮上的伴娘。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剛入學的她還在忙着克服自己的上台恐懼呢。

跟别的有着多年表演儲備的同學們不一樣,徐百慧完全是個菜鳥,還是上了台想下台的舞台恐懼者。

要不說徐百慧是個好運的姑娘呢,沒等她琢磨透了,大二她就被《小留學生》劇組選中了。

當年她沒用上的英語派上了用場。
技多不壓身,所有的能力都不會被荒廢的,機會往往總是眷顧于有準備的人。

2007年,因為從小學鋼琴還喜歡唱歌,徐百慧得到了《愛了散了》裡的流浪歌手“艾艾”一角;

2021年,徐百慧還憑借着在電視劇《問天》裡的一口流利的英語原聲台詞上了熱搜。

總之,因為英語口語流利,形貌昳麗,徐百慧當上了《小留學生》的主角。

舞台恐懼症神奇地不攻自破了,而徐百慧也憑此紅極一時。
《小留學生》獲得了飛天獎,作為主角自然也跟着沾光了。

所以後來,徐百慧的資源是不錯的。
不少角色哪怕不是主角,也是有重要戲份的配角。

可她的劇實在同質化水平太高,清一色的“女知青”角色,而且還大多遊走于爛劇之中。

以至于不僅讓人審美疲勞,還讓人心生抵觸。
許多劇,可以說完全靠徐百慧的臉支撐觀衆看下來的。

當然,她的不溫不火還與其不争不搶的性子息息相關。
徐百慧大火的同學唐嫣、白百何、文章,哪個沒有營銷,哪個不是绯聞滿天飛啊。

但她偏偏佛系得很,完全對此不上心。
徐百慧的顔值、氣質、演技都被白白消耗了很多年。

“我似乎缺少一個機會,一個讓觀衆記住我的機會。”
而《人世間》裡的于虹似乎就是那個機會,因為這個角色,徐百慧小小翻紅了一把。

在這個大熱劇裡,她素顔出境卻難掩姿色,角色情節氣人演技卻可圈可點。

于虹是那個年代最底層的婦女,命運多舛卻自強不息。

下崗失業,丈夫卧軌都不能叫她屈服,于虹以一己之力扛下了苦難的大山,負重前行。

這個角色為徐百慧創造了新的可能性。
她不僅可以精明幹練,也能夠平凡樸實。

徐百慧并沒有故步自封,在演戲上她不斷地去挑戰新領域,新角色。

而與其在事業上的銳意進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徐百慧對自個兒的感情大事卻“不思進取”。
40歲了還沒有歸宿,她卻根本不着急。

周圍的朋友反而都比她更急,一直嘗試幫她摘掉“大齡剩女”這個“烏紗帽”。

但慢慢的,看到“女主角”不為所動,漸漸也都放棄了。

面對類似的情況,有的父母會成為壓倒女兒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有的父母會成為女兒溫暖的港灣。

徐百慧的父母就是後者,尤其是她的父親。
跟大多數父親不一樣的是,他根本不催婚,反而跟徐百慧說:
“如果你找的男朋友我不滿意的話,就斷絕父女關系。”

而且還跟女兒說:
“甯可高質量的單身,也不要低質量的婚姻。”

盡管周圍的朋友都說她的父親是害了她,是她感情路上的絆腳石,但徐百慧卻引以為豪。
很難說這是對還是錯,畢竟婚姻和單身都各有好壞,甘蔗永遠沒有兩頭甜。

但這的确是最符合徐百慧的内心期待的。
她什麼都不缺,自然對男人的要求會更高。

徐百慧确實也有資本,40歲了依舊沒有歲月的痕迹,風韻猶存,楚楚動人,事業有成還精神富足。

一個女性太過于細緻周到和懂事有時反而成為了婚戀市場上的一個缺點。

徐百慧永遠都是那個把全場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的人。
奇怪的是,這反而讓人望而卻步。
于此同時,她的男孩子個性也很容易跟男性處成哥們兒。

徐百慧的朋友說的很貼切:
“她呢,做女生則太過于理性,做男生則又太過于感性。”

當然,她并不在乎,也不願意把自己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位置上。
40歲在感情生活上擱淺的徐百慧在事業上“大開殺戒”。

她不僅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還簽約了索尼唱片,出了自己的新歌。
徐百慧從不會把自己放在一個弱者的位置上,自憐自艾。

她不指望吸引别人,隻努力熱愛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