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的中醫養生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的中醫養生
更新时间:2025-05-22 14:58:57

  “嫩如金色軟如絲”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躍躍而試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風吹又生”,而“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時節的自然特色。随着立春的到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天漸長,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也趨于上升和增多。農諺說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農事活動由此開始,這時人們也走出門戶踏青尋春,體會那最細微的最神妙的春意。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着眼于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洩,在志為怒,惡抑郁而喜調達。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适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于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區的人不宜頓去棉服,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宜審慎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洩,在志為怒,惡抑郁而喜調達。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适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春季養生另一方面,包括以下幾點:

  一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氣由寒轉暖,各種緻病的細菌、病毒随之生長繁殖。溫熱毒邪開始活動,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肺炎也多有發生和流行。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在預防措施中,首先要消滅傳染源;

  二要常開窗,使室内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

  三要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斷溫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此外立春的飲食藥膳應以“升補”為主,可選擇:首烏幹片(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烏發明目),蝦仁韭菜([功效]補腎陽、固腎氣、通乳汁),珍珠三鮮湯([功效]溫中益氣,補精填髓,清熱除煩)。

  食物禁忌:豬肝忌與黃豆、豆腐同食(同食易發痼疾);忌與魚肉同食(同食令人傷神)。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感受傳統端午節文化魅力
感受傳統端午節文化魅力
央視網消息:端午假期,各地舉行多種民俗活動傳承傳統節日文化。多地旅遊景區推出降價或免門票措施,促進旅遊業回暖。連日來,江西南昌各地開展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生生不息。南昌市安義縣舉辦了一場别開生面的“雲端百家宴”,全村人聚...
2025-05-22
56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56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56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阿昌族:火把節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會街節農曆九月初十、潑水節農曆二月二十九日、撒神農曆七月初一、嘗新節農曆八月十五日,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56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56個...
2025-05-22
與節氣有關的文化
與節氣有關的文化
《我的節節》棚拍現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姜蕾/攝2022年的第一天,青春國潮微綜藝節目《我的節節·元旦篇》正式于中國青年報“溫暖的BaoBao”可視化欄目上線。新穎、年輕化的節目形式與“幹貨滿滿”的内容迅速引起大量年輕觀衆的關注,“用心”“...
2025-05-22
複活節的曆史緣由
複活節的曆史緣由
前言:今天是西方的複活節,雖然不是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不過小編還是覺得哪些留學中國學生,一定會入鄉随俗的吧!但是文化是不分國籍的,複活節的來曆你都清楚了解嗎?快來看看吧!複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稣複活的節日。傳說耶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複...
2025-05-22
鐵觀音屬于什麼茶是綠茶嗎
鐵觀音屬于什麼茶是綠茶嗎
“鐵觀音”的來曆(由來)有兩種說法:一、“魏說”觀音托夢相傳,1720年前後,安溪堯陽松岩村(又名松林頭村)有個老茶農魏蔭(1703-1775),勤于種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兒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有...
2025-05-2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