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頭伏養生 頭伏有哪些傳統習俗
頭伏養生 頭伏有哪些傳統習俗
更新时间:2025-11-15 02:41:01

  小暑過去了,接下來就是三伏天,三伏天是在小暑的後面幾天,三伏天一共可以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那麼頭伏有什麼習俗呢?俗話說冬病夏治,所以三伏天進行養病是最好不過的,那麼接下來就跟随小編看看,頭伏有哪些習俗吧!

  頭伏的習俗有很多,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今天小編為你盤點頭伏的傳統習俗,吃餃子、種蘿蔔、給牛改善飲食、貼三伏貼……這些有趣的習俗可不要錯過!

  頭伏的傳統習俗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規定從夏至起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起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頭伏的傳統習俗有很多,而且每個地區各有特色,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頭伏的傳統習俗。

  1、頭伏吃餃子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别的食物。入伏這天吃餃子,是希望能平安度過夏季,祝願祈福之意。

  2、頭伏蘿蔔二伏菜

  從傳統意義上講,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蔔,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蔔就顯得很重要。所謂的頭伏蘿蔔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後,第一個10天稱為頭伏,這個季節就要種蘿蔔了,第二個10天稱為二伏,這時就要種白菜了。

  3、給牛改善飲食

  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4、貼三伏貼

  頭伏第一天,市民排隊貼“伏貼”。三伏貼是民間的一種老習俗,據說,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利用這一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能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預防舊病複發或減輕其症狀。但并不是說“伏貼”可以包治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貼“伏貼”,陰虛火旺、皮膚病、惡性腫瘤、急性咽喉炎、強過敏體質等患者就不宜采用中藥貼敷療法進行治療。

  5、六月六曬伏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民諺有雲:“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顔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

  6、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當地人認為此法能“以熱治熱、發汗排毒”。

  7、伏日吃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将面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着吃。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

  8、伏天吃雞

  江西、湖南人三伏天養生吃雞。民諺雲:“起伏吃隻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裡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适當補充營養。在燒雞時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内外溫差,使得人體适應外界環境,起去濕強身的作用。這就是初伏吃雞的科學道理。

  9、頭伏吃馄饨

  上海一直有“頭伏馄饨二伏茶”的風俗,所以在毫無胃口的燥熱夏季,來一碗加花生醬、少許醬油和醋調味的冷馄饨來拌食,冰涼惬意的同時也令人食欲大增。馄饨,古人稱其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與“混沌”諧音。盤古開天,混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聰明。

  結語:以上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為您介紹的内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知道頭伏的習俗有哪些了吧,不同的節氣需要不同的養生方法,這幾個習俗可以幫助你輕松的過好頭伏哦,趕緊根據自己的習俗吃起來吧!吃出好身體。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朝花夕拾中講到的民俗
朝花夕拾中講到的民俗
魯迅先生在《五猖會》《無常》裡面都有很多的社會風俗和習俗的描寫,這些風俗也不能一概以迷信視之。有的時候它們代表了先民的樸素的生老病死态度。例如出生了會辦滿月,歡迎新生命的到來,老年人得到村鄰的敬重和愛戴,病了有傳統的醫生來消災解難,死了有道...
2025-11-15
踏青是哪個節氣的風俗
踏青是哪個節氣的風俗
踏青是哪個節氣的風俗?踏青是清明節的風俗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後來則以清明出遊踏青居多,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踏...
2025-11-15
供奉觀音和佛的區别
供奉觀音和佛的區别
在人們心中,觀音一直是擁有着大智大慧,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普度衆生,給人無限的希望,因此觀音一直受到人們的景仰和跪拜,同時衆多的雕刻題材中,觀音這一題材也被廣泛的應用着。在這其中,琥珀雕刻觀音也是非常受大家喜愛的和供奉,因為觀音是佛教傳統文...
2025-11-15
了解幾個重要節日
了解幾個重要節日
溫馨提示:LadiesandGentlemen,您的黃金周“進度條”已經快要走完了。今年的“雙節”超長假期給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帶來了數量龐大的旅遊人次,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也在頻頻吸引着人們的目光。在“黃金周”依然強勢刷屏的今天,我們不妨換個“...
2025-11-15
三伏天的末伏是哪一天
三伏天的末伏是哪一天
三伏天的末伏是哪一天?末伏:8月11日-8月20日在傳統意義上的一伏、二伏、三伏開始時間計算,而所說的初伏、中伏、末伏,其實就是所謂的一伏、二伏、三伏傳統意義上都是根據幹支紀元日推算得出數據,比如初伏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每10天為一個庚日)...
2025-11-1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