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秋節氣裡的關鍵詞
立秋節氣裡的關鍵詞
更新时间:2025-05-03 11:07:44

  “秋老虎”

  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後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擡,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雲,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幹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于熱得喘不過氣來。

  “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立秋日對農民朋友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丢”,“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幹河底”的說法。

  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谷不熟還必緻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本年冬天可能會發生幹旱。

  “秋後一伏熱死人”,立秋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

  雙晚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境裡,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當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時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齊揪”,除對長勢較差的田塊補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頂、整枝、去老葉、抹贅芽等要及時跟上,以減少爛鈴、落鈴,促進正常成熟吐絮。茶園秋耕要盡快進行,農諺說:“七挖金,八挖銀”,秋挖可以消滅雜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結合施肥,可使秋梢長得更好。

  立秋前後,華北地區的大白菜要抓緊播種,以保證在低溫來臨前有足夠的熱量條件,争取高産優質。播種過遲,生長期縮短,菜棵生長小且包心不堅實。立秋時節也是多種作物病蟲集中危害的時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縱卷葉蟆、稻飛虱、棉鈴蟲和玉米螟等,要加強預測預報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麥播種也即将開始,應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準備工作。

  “氣象過敏症”

  立秋時節,乍熱乍冷,地氣蕭殺;有時高溫悶熱,有時又連續秋雨,陰霾悶濕。尤其是碰到連日晝夜溫差大,中午天氣烈日炎炎,早晚感覺有點冷。在如此劇烈的溫度變化中,人們極易患上“秋季氣象過敏症”,通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困倦乏力、腹脹腹痛、失眠多夢、頭暈目眩、心跳加快、血壓增高易激動焦慮,并伴有舊傷痛發作等。俗話說“春困秋乏”,其實也是氣象過敏症的表現。氣象變化超過了人的适應能力,就會導緻身體不适,現代醫療氣象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氣象過敏症”。據調查,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氣象過敏症”。

  專家認為,當氣象變化時,氣溫、濕度等氣象要素的刺激通過皮膚感受器反映給下丘腦,下丘腦又支配腦垂體來調整人體内分泌功能,以保持天氣變化前後的生理平衡,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天氣變化劇烈時,人體需要适應的時間不能滿足,則會導緻“氣象過敏症”的發生。而秋季是這種氣象條件變化顯着的季節,一方面,秋季的氣溫與濕度有所降低,氣壓則有所升高,這勢必會影響人體細胞的攝氧量。對于一部分人來說,抑郁、失眠、頭痛等,就是機體對氣候變化的反應。

  另一方面,秋季是天氣比較活躍的季節,冷暖空氣常交替入侵,氣象要素變化比較劇烈頻繁,最易引發較為嚴重的“氣象過敏症”,所以要特别注意防範。

  氣象專家提示說,人們要注意天氣預報,及時增減衣服,同時要注意增加營養和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天氣變化前後生理平衡的能力,盡可能地避免“氣象過敏症”。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民間奇聞怪事故事簡介
民間奇聞怪事故事簡介
.如果三年前有人和我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民族的風俗裡,隻要鄰居誰的家裡有喜事,或者來客人了,就聚到他的家裡一起放聲哭一場,以此來表示祝賀和歡迎的意思。我絕對會先怒罵一場,再策馬追殺千裡,取敵首級,然後踩着敵将首級,對他說一個字“滾”。健康的...
2025-05-03
雲南各地市民族人口
雲南各地市民族人口
麗江市,雲南省轄地級市;位于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市區中心位于東經100°25'北緯26°86',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屬高原型西南季風氣候...
2025-05-03
正月是農曆還是新曆
正月是農曆還是新曆
5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民間習慣稱這一天為正月初一。農曆的第一個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這是為什麼?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曆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我們的祖先在勞動生産實踐中,根據北鬥鬥柄的指向和若幹恒星的出沒,發現了春夏...
2025-05-03
三月初三最好的節日
三月初三最好的節日
你知道嗎?農曆三月初三除了是漢族的上巳節,也是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侗族——花炮節花炮節是侗族人民盛大的傳統節日,在這天要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花炮分為頭炮、二炮和三炮,老人們認為一炮福祿壽喜,二炮升官發财,三炮人丁興...
2025-05-03
關于春節的傳統民俗文化
關于春節的傳統民俗文化
關于春節的傳統民俗文化?吃餃子吃餃子是春節民俗文化之一,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關于春節的傳統民俗...
2025-05-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