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
更新时间:2025-11-28 18:08:14

又到八月月圓時,又是我們吃月餅時,可是你知道月月十五月月圓,為何獨到農曆八月十五要這樣隆重呢?說起來可是話長了。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1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 周禮 》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谕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2

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産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3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4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5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6

八月十五中秋節禮儀習俗(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7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關于二十四節氣小滿的詩詞介紹
關于二十四節氣小滿的詩詞介紹
關于二十四節氣小滿的詩詞介紹?小滿天逐熱,溫風沐麥圓園中桑樹壯,棚裡菜瓜甜雨下雷聲震,莺歌情語傳旱災能緩解,百姓盼豐年----《五律·小滿》,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關于二十四節氣小滿的詩詞介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關于二十四節氣小滿...
2025-11-28
為什麼來例假稱為大姨媽
為什麼來例假稱為大姨媽
女生一個月總會有那麼幾天是無人可以接近的,脾氣突然的暴躁而且經常會是男女情侶之間爆發争吵的集中日。至于原因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因為女生們來姨媽了。但是作為男性同胞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女生來例假的時候,會被稱為是大姨媽呢?按道理這本身是兩個毫不...
2025-11-28
春節的來曆知多少
春節的來曆知多少
春節的來曆知多少?春節起源于上古時代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距今已有4000多年曆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春節的來曆知多少?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春節的來曆知多少春節起源于上古時代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距今已有4000多年曆史。春節...
2025-11-28
日本貞子的來曆
日本貞子的來曆
日本貞子的來曆?貞子就是《午夜兇鈴》中一種恐怖的角色貞子,日語發音是さだこ(sadako).在《午夜兇鈴》第一部中由佐伯日菜子扮演,,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日本貞子的來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日本貞子的來曆貞子就是《午夜兇鈴...
2025-11-28
二十四節氣雨水的特征
二十四節氣雨水的特征
二十四節氣雨水的特征?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節氣時段為雨水日起,到驚蟄日前(公曆3月4-5日)結束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
2025-11-2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