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朝縣令的任免
清朝縣令的任免
更新时间:2025-10-29 07:43:59

  吏部因負責文官的選任和升降調補,所以在六部中的地位最高,就和現在的中央組織部一樣,是一個專門管理人事任免的部門。清代的吏部雖然不如明代那麼顯赫,但仍然握有中下級官員的任免大權。

  清朝縣令的任免(清代的吏部是如何選官任官的)(1)

  很多人都認為讀書人一旦中了進士後,就會很快進入仕途,或留在京城做官,又或是外放各省知縣,其實這種看法是不符合實情的。事實上,不管是新科進士,還是在職人員升遷,都不會馬上放實缺,其間還要經過一個吏部铨選的過程。這一章節就來聊一聊清代吏部铨選的那些事。

  先來說候選官員的幾種情況 在講述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一定要了解清代官員的任用制度。主要分為除班、補班、轉班、改班、升班這幾種類型。

  除班就是通過科舉入仕,或是以貢監生、官學生等渠道,第一次獲得做官資格的人;補班屬于原來已經獲得實職,但由于種種原因暫時沒有到任的;轉班就是平調,比如刑部郎中調戶部郎中一類的;改班就是由武官改為文官,或是由知縣調任小京官一類的;升班最好理解,就是升遷。

  清朝縣令的任免(清代的吏部是如何選官任官的)(2)

  不管是哪一種班的官員,其身份都屬于“候選”,吏部會針對不同情況的候選官員,采取了月選制度,月選分為單月選、雙月選和雙單月選。其中又以單月選為最急,一般都是針對補班,雙月選針對的是升班、除班。

  候選官員如果要正式上崗,那麼首先就需要有可以任命的職務。清代擁有龐大的文官隊伍,但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隻有等坑騰出來了,才能填上蘿蔔。

  一旦有崗位空出,官方的稱謂就叫“開缺”。按規定,各衙門一旦出現開缺,就要及時上報給吏部,然後由吏部在衆多的候選官員中進行铨選。換句話說,隻有各衙門出現開缺的情況,吏部才能啟動铨選程序。

  清朝縣令的任免(清代的吏部是如何選官任官的)(3)

  再來說吏部铨選的基本程序 吏部彙總各衙門出缺的崗位後,就會在衆多候選官員中進行铨選。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參加吏部铨選的,這與我們去應聘一個工作崗位一樣,事先也要提交一份簡曆,這個過程稱為“投供”。

  候選官員的投供材料十分詳細,不但要注明籍貫、出生年月、相貌,祖上三代情況,以及是否有犯罪史,還要提供是那一年中的進士或是舉人,如果是進士還得寫明是二甲、三甲第幾名。

  此外,投供的材料中,也需要有京官的舉薦證明。這些材料當中,必須要保證真實無誤,如果有弄虛作假的情況,則不能參與铨選,甚至還要面臨嚴厲的處罰。

  候選官員的投供材料中,最為吏部看重當屬京官的舉薦證明。這也是铨選過程中的一個潛規則,舉薦人的地位和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候選官員的仕途前程,吏部的官員也樂于賣給那些當朝重臣的面子,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源。

  清朝縣令的任免(清代的吏部是如何選官任官的)(4)

  正是由于舉薦人的重要性,所以候選官員不惜花重金、走門路,賄賂那些在京的權貴,這也造成了吏部铨選的不公正、不公平,并引發铨選過程中的營私舞弊行為。

  候選官員們投供以後,下一步就進入了審核過程,這個過程叫“堂議”。堂議是由吏部的堂官們進行讨論商議,在投供的候選官員中選定具體人選。

  不過,在堂議的時候,吏部也會擺出一副至公至正的态勢,由于各衙門出缺的崗位不同,職責自然也不同。因此在确定什麼人授什麼官的時候,都需要經過抽簽來決定。

  以抽簽來決定崗位看似很公平,其實這裡面也是大有玄機。畢竟空出來的官缺有的是肥缺,有的是廋缺。就拿知縣來講,每個省的情況都不同,江蘇、浙江、廣東這些地區人人争着去,而雲南、貴州、廣西這樣的省份,則是避而遠之。

  清朝縣令的任免(清代的吏部是如何選官任官的)(5)

  既然有肥瘦之别,那麼吏部文選司的官員們就利用這一便利條件,大肆向候選官員們索賄。結果往往大家都會送禮,而真正放到肥缺的都是那些有背景的人。

  當人選确定以後,吏部就會将名單發給各出缺的衙門,然後要會同九卿、科道一起審查,主要審核的是各官員的政治出身以及是否符合任命的條件(有回避、祖上是否有錢糧虧空一類)。但實際上,這類審核不過是走個過場,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一般都會認可吏部的铨選。

  等到最後一次審核通過後,那麼候選官員就可以正式上任了。需要指出的是,京官和地方官上任有所區别,京官隻要吏部命令下達以後,宣旨當天就可以走馬上任。

  清朝縣令的任免(清代的吏部是如何選官任官的)(6)

  而地方官還有變數,尤其是知州、知縣一類的中下級官員。經過铨選後,這些新任地方官們要在吏部領取一張官憑,然後到地方上任。

  隻不過,地方官到了各省後,按例要到總督、巡撫衙門報到,至于何時到任,則要看該員的表現,無非就是孝敬一類的。如果順利,那麼很快就能到就任地上任,若是不通人情世故,則要等上一兩年甚至更長。

  最後再來簡單說一下新科進士任官,一甲的三名進士不用考試直接授官。二甲、三甲的進士無非三條出路,一是通過朝考進入翰林院深造,二是在京任職,三是到地方出任知縣。

  清朝縣令的任免(清代的吏部是如何選官任官的)(7)

  事實上,新科進士不管是出任小京官還是知縣,都得經過一個較為漫長的時間。比如康熙時期,新科進士選為知縣的平均年限為8年,而到了晚清時期,時間則更長。由此可見,從候選到實授,是一條充滿未知的艱辛之路。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紫霞仙子沒能等到齊天大聖(紫霞仙子也沒等來的大英雄)
紫霞仙子沒能等到齊天大聖(紫霞仙子也沒等來的大英雄)
     "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衆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來娶我。"   對《鳴鴻傳》中的王詩詩來說,這個人本不該是劉星雨。難以攀折的高齡之花,秋水閣的花魁,也是汴安第一美女的王詩詩無疑是一個令所有男人傾心的女子,她臉上的神情總是淡,七情上臉的都是小孩子,而她又像一個純真生動的小女孩,憧憬愛情,珍愛美貌,會對鏡自憐:"這世上真的有向你...
2025-10-29
泡面創始人吳百福的勵志故事(34方便面之父)
泡面創始人吳百福的勵志故事(34方便面之父)
  衆所周知方便面是風靡全球的一種既美味又快捷的速食食品,這種方便食品的發明造福了忙碌的上班族和奔波的旅客們。輕便易攜的重量和僅需要熱水就可以加工的簡單操作,讓這些行色匆匆的人在緊張的工作和疲憊的旅行過程中,能夠吃上一口熱乎的湯面。   享受着方便面帶來的一切便利時,我們都要感謝它的發明者:方便面之父安藤百福。從發明者的名字看來,這是一個日本名字,事實上方便...
2025-10-29
甯夏手抓羊肉排行榜第一名(探訪甯夏傳承本味)
甯夏手抓羊肉排行榜第一名(探訪甯夏傳承本味)
     甯夏手抓羊肉。 于晶 攝   中新網銀川3月24日電 題:探訪甯夏傳承“本味”的手抓羊肉   中新網記者 于晶   手抓羊肉是中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有着近千年的曆史,以手抓食用而得名,深受甯夏、甘肅、新疆等地民衆喜愛。甯夏手抓羊肉被評為“中國菜”之甯夏十大經典名菜,成為甯夏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   3月24日,記者走進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
2025-10-29
正月18出門有哪些講究(正月十九到了老傳統)
正月18出門有哪些講究(正月十九到了老傳統)
  #頭條創作挑戰賽#   正月十九,年封口!“2迎2忌”要記住,寓意順順利利,吉祥如意。   老話說:“正月十九,年封口”。明天就是正月十九封口日了,什麼是“年封口”呢?很好理解,到了明天,預示着春節正式結束了,要走上正軌道路,不能還沉迷于過年當中,也就是徹底封口了。你知道嗎?這天還有老傳統“2迎2忌”,寓意順順利利好運來!      一迎:聖母娘娘這是流...
2025-10-29
潘越雲和齊豫誰漂亮(許景淳齊豫師妹)
潘越雲和齊豫誰漂亮(許景淳齊豫師妹)
  台灣著名音樂大師李泰祥共有七大女弟子,其中,齊豫、潘越雲、葉倩文三位為大陸歌迷所熟知,尤其是齊豫、葉倩文兩位更是被廣為提及,另外四位相比這三位,于大陸歌迷而言,名字要陌生得許多,許景淳,就是這四位之一。      圖為許景淳與恩師李泰祥合唱《告别》   許景淳出道于台灣民歌時代的末期,23歲的她已是台灣音樂大師李泰祥的弟子。許景淳的父親許丕龍為旅美知名人...
2025-10-29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