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美食
/
吃腐乳的壞處有哪些
吃腐乳的壞處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10-30 04:38:10

  很多人愛吃腐乳,經常吃腐乳還覺得味道特别的不錯,吃腐乳帶給身體的好處也是挺多的,不過這個腐乳同時也有壞處,偶爾的吃點可以得到腐乳的功效,因為腐乳裡面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營養成分,适當的吃點還可以改善口味,但是如果經常吃這個腐乳,長期的接觸到毒素的話就會引起壞處,那麼吃腐乳的壞處到底有哪些呢?

  功效: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質,經過發酵後,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又産生了酵母等物質,故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此外,腐乳還含有鈣、磷等礦物質。

  腐乳通常可分為白、紅、青三種:白色腐乳在生産時不加紅曲,使其保持本色;腐乳坯加紅曲即紅腐乳;青色腐乳是指臭腐乳,又稱青方,它在腌制過程中加入了苦漿水、鹽水,呈豆青色。

  腐乳在制作過程中發酵,蛋白酶和附着在菌皮上的細菌慢慢滲入到豆腐坯的内部,逐漸将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和遊離脂肪酸,3個月至半年後,松酥細膩的腐乳就做好了,滋味鮮美适口。

  營養專家分析,每100克腐乳蛋白質中含異亮氨酸4.8克、亮氨酸8.8克、賴氨酸7.0克、蛋氨酸0.7克、苯丙氨酸4.6克、蘇氨酸2.0克、色氨酸0.6克、缬氨酸5.3克。此外,腐乳還含有鈣和磷等礦物質。經常吃腐乳,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B12,還能預防老年性癡呆。

  (壞處)但值得注意的是臭腐乳發酵後,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如果吃太多的臭腐乳,将對人體産生不良作用。另外,腐乳含鹽和嘌呤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患者及消化道潰瘍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吃腐乳的壞處就是這些了,大家在吃腐乳的時候必須要注意了,腐乳好吃,适當的吃點,下飯吃也是可以的,不過一次性吃得太多的話,那麼到頭來就是會危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給自己造成很多的不利,而吃這個腐乳的壞處是可以控制的,隻要大家合理的吃腐乳就行了。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炖燕窩加開水還是冷水
炖燕窩加開水還是冷水
冷水。炖燕窩用冷水炖可以讓燕窩逐漸受熱,慢慢吸收水分直至炖軟入味,若是用熱水炖煮,水溫升高過快,燕窩中的成分短時間被煮熟,除了節省時間外,從炖煮的口感和味道上來看,均不如冷水炖煮燕窩更美味,因此炖燕窩用冷水比用熱水更好。燕窩食用功效:1、燕窩可養陰潤燥、益氣補中;清虛熱,治虛損,并且對久咳痰喘,陰虛...
2025-10-30
茶垢怎麼來的
茶垢怎麼來的
茶垢是鈣質的聚合物,是由于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鏽中的金屬物質在空氣中發作氧化反響而發生的,其中镉、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以及亞硝酸鹽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會附着在潤滑的茶杯外表。茶垢随着飲茶進入身體,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營養結合,生成難溶的沉澱,障礙營養的吸收。同時,這些氧化物進入身體還會...
2025-10-30
枸杞是發物嗎
枸杞是發物嗎
不是。發物指的是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發疾病的一些食物,多是富含營養或者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而枸杞味甘性平,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膳食纖維素以及鈣、鐵、磷等營養成分物質,食用之後并不會引發或者加重某些病情,所以枸杞不是發物。紅棗枸杞粥是發物嗎:不是。首先枸杞不是發物,而紅棗味甘性溫,...
2025-10-30
東北民俗有哪些
東北民俗有哪些
吃帶硬币餃子交好運、年夜飯後吃凍梨、年三十點長壽燈、月朔初二不掃地。1、吃帶硬币餃子交好運: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衆多的餃子中隻包上幾隻帶有硬币的(現在人們講求衛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取代。),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則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2、年夜飯後吃凍梨:由于東北天氣嚴寒,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另有一番滋味。最常
2025-10-30
肉炒海鮮菇怎麼做好吃
肉炒海鮮菇怎麼做好吃
海鮮菇200克、豬肉(瘦)80克、胡蘿蔔半個、青椒半個、花生油1勺、生抽1勺、料酒1勺、鹽小半勺。1、豬肉切成細條,用澱粉、生抽料酒腌一下。2、海鮮菇撕成細絲,用開水焯一下。3、熱鍋放入适量的花生油、放入豬肉絲爆炒。4、放入海鮮菇翻炒。放入胡蘿蔔絲、青椒絲。5、放入适量的鹽、翻炒均勻。最後放入适量的...
2025-10-3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