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膝關節疼痛的疾病很多,今天主要介紹的是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或者稱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随着年齡增長,膝關節逐漸出現一些退行性病變,到一定程度後,膝關節軟骨發生比較明顯的病變,比如軟骨萎縮、磨損、剝脫,甚至于露出軟骨下骨,就會形成典型的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除了與年齡有關,還與外傷、勞累過度等其他因素有關,多見于中老年人,年輕人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概率較低。
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有哪些典型症狀?
疼痛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症狀之一。
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早期,一般疼痛症狀時輕時重,在行走、負重、甚至跑跳時,疼痛明顯,這時一般休息幾天就會緩解。
但随着年齡增長,疼痛頻率可能會越來越高,疼痛程度越來越重,疼痛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到後期有可能走路都會疼痛,甚至晚上睡覺時都有可能出現膝關節疼痛的情況。
很多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會伴有膝關節腫脹,這是因為出現骨性關節炎,膝關節内部滑膜分泌的關節液可能就會增多,關節腔裡積液增多後,患者就會覺得關節腫脹。
膝關節腫脹到一定程度後,患者可能會有一些功能受限,比如膝關節無法彎曲,或者某一個姿勢疼痛加劇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再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引起關節畸形,比如軟骨磨損得更厲害,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膝内翻或膝外翻等。
2.出現膝關節疼痛,除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還可能是什麼病?
除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外,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
因活動度大的動作、運動造成明顯的扭傷或更嚴重的傷害,比如從高處跳下、碰擊傷等,都可能會累及膝關節,出現疼痛。
這類疾病在最初的時候會表現為膝關節單純疼痛腫脹,随着疾病進展,漸漸會表現為膝關節紅腫熱痛,甚至出現發燒、白細胞增高、血沉(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
這類疾病十分廣泛,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引起膝關節疼痛、腫脹、滑膜增生、軟骨退行性變等改變;
痛風性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等也會引起膝關節疼痛。
總而言之,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無論是因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還是其他因素引起的關節疼痛,都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醫生來進一步進行明确診斷。
3.中老年人生活中要如何預防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對中老年人來說,長時間長距離的行走、每天爬坡、爬高樓層的樓梯或劇烈的運動,都可能會造成膝關節的慢性損傷。
建議中老年人避免以上能夠損傷關節的運動,愛護自己的關節,同時也要避免外傷,因為外傷很可能會導緻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和發展。
一般來說,建議60歲以上的老年人,多做一些相對比較柔和的活動,比如散步、遊泳、打太極等。
參考資料:
醫學微視官網-郭曉忠《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