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粵語推理故事
粵語推理故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6:35:07

粵語推理故事(婆婆錯怪外來媳婦不懂粵語把雞脖子當作雞項)1

《外來媳婦本地郎》唱詞:“老屋飛入外來雁,雞同鴨講眼睩睩”。有一位從北方嫁到南方的“外來媳婦”,由于南北語言的差異,從而鬧出笑話。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外來媳婦”的婆婆叫她去市集買一隻雞項回來,她買回的隻是雞脖子,婆婆說她錯了,但她堅持說沒錯,查實大家都沒錯,錯就錯在南北語言的差異而造成的誤會。

項字,本義:參與土木工程勞作的脖子後部。脖子上的工作部分。“項,頭後也。”——《說文》。項,是泛指人頸的後部,如項鍊。唐代詩人駱賓王有首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裡的"項",顯然是指脖子。所以,“外來媳婦”沒錯。

而婆婆所指的"雞項"是什麼?那是指未生過蛋的小母雞,也就是花樣年華的少女雞也。生過蛋的雞,才稱為“雞乸”。

“雞項”的"項”字,在這裡并無少女雞的意思,這個“項”字應該怎寫才表其意呢?,一般寫作項,也有寫作巷、航。【廣東俗語考】同【廣州方言詞典】皆無記錄此詞。

看來廣東婆婆錯怪了外來媳婦。廣東人自己也寫了白字。

一直以來少女雞都寫作雞項。直至後來在《康熙字典》裡找到了一個“妔”字,康熙注:【妔】《廣韻》客庚切《集韻》丘庚切,音杭。美女也。

妔——hoong2。美女。引申指鮮美的小母雞。

雞妔——即将生蛋的雌雞。

由此看來,妔音杭,解作美女,粵語的項與杭隻是音調不同,意思一樣。估計粵語“雞項”是借用美女妔字,用在雞的身上,寫作“雞妔”,這一轉讀變成“雞項”,這個普普通通的日常用字成了會講不會寫的生僻字了。

雞春、雞項、雞乸,廣東人對應造出三個相對應的字:

雞春就是未成肉,膥,

雞項就是未成母的雞,雞,

有些古書會将“未成母”當中的“未”字放在左邊,上“成”下“母”就放在右邊。

雞乸就是已成母的雞,“已成母”則有另一種變化:将“已”字的勾延長到“母”字下面,就好似“遠”字的辵部承載住“袁”字一樣。

現今人不寫“已成母”。這個“乸”似乎是後起字,古書并無"也母”此構造,卻有“母也”的寫法。“母也”查實是“姐/姊”的異體字,《集韻》講“蜀謂母曰姐”,所以“母也”也是“已成母”之人。(聶巨平)。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