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幾歲生日陰曆和陽曆是同一天
幾歲生日陰曆和陽曆是同一天
更新时间:2025-08-03 06:03:50

​就在去年的昨天,普天同慶的日子,小侄女在傍晚的時候出生了,而且是第二胎女兒,頭胎是哥哥,一家人歡歡喜喜,兒女雙全可謂也是人生的大喜事,而且小侄女出生的日期又和偉大的祖國母親趕在了同一天,好記又剛好是假期,這不今年過起生日來也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家裡的老人卻一直在念叨,提醒給孩子過陰曆的生日。那麼問題來了,陰曆和陽曆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别?真的有必要分得那麼清楚嗎?

幾歲生日陰曆和陽曆是同一天(小侄女陽曆10.1号生日)1

特地去問了家裡的老人才知道,陰曆和陽曆其實就是叫法不一樣,想區分清楚也容易的。一般陽曆我們會說是幾月幾号,陰曆會說幾月初幾。例如2018年10月1日就是陽曆,也就是公曆。而陰曆是八月二十二,這樣就簡單多了。但是要搞清楚陰曆和陽曆分别是什麼意思那就有點難度了。

幾歲生日陰曆和陽曆是同一天(小侄女陽曆10.1号生日)2

據說陽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一圈約365天的規律制定的曆法,目前世界範圍内應用最廣的曆法,其前身是和宗教信仰有着極其淵博的關系。也難怪現在孩子不管是出生證還是戶口本身份證上面,都是直接寫的陽曆的生日呢。所以現在陽曆使用起來比較普遍也比較方便!

幾歲生日陰曆和陽曆是同一天(小侄女陽曆10.1号生日)3

而陰曆,就是我們老一輩說的農曆,農曆并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曆年與回歸年相适應。跟我們傳統的東升西落,農耕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應該來說,年齡越大的長輩,對這個了解的也最清楚,也最為重視。因為他們成長的年紀,就是依照這個時間來完成日常的生活的。

幾歲生日陰曆和陽曆是同一天(小侄女陽曆10.1号生日)4

其實,說白了,就是兩種不同的計時的方式。個人認為,如果孩子的陽曆生日更好記,可以選擇過陽曆;陰曆生日更好記更有意義就選擇過陰曆。可以提前查一下哪個剛好趕到周末或者假期,朋友聚會或者開生日聚會大家哪個更方便就按照哪個來就好了,沒必要過于糾結。不知道理解的對不對,實在不行,就給孩子過兩次也沒關系,長大了讓她自己決定就好了,就是給孩子解釋起來不太容易被理解。您覺得呢?您家裡是給孩子過的哪個生日?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為什麼aj1那麼難穿
為什麼aj1那麼難穿
想必大家都知道當下最火的球鞋品牌無疑是nikeAirJordan(耐克喬丹)了,H在上一篇給大家分析過AJ為什麼這麼貴的原因,裡面就提過我們今天的主角AirJordan1黑紅禁穿,作為AJ1系列的第一雙球鞋,也是喬老爺子上腳的第一雙球鞋,在...
2025-08-03
瑤族風俗習慣
瑤族風俗習慣
“瑤族”是中國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風淳樸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區,因此有“無山不有瑤”之說:瑤族自稱“勉”,“金門”,“布努”,“炳多優”,“黑無蒙”,“拉珈”,瑤族的分支衆多。語言差異大,有勉語,布努語,拉珈語等多種語言,雖然瑤族分支衆多,...
2025-08-03
11月4是俄羅斯什麼節日
11月4是俄羅斯什麼節日
每年的11月4日是俄羅斯的“人民團結日”,這是俄羅斯聯邦新設的國家節日之一。2005年,人民團結日被正式定為俄羅斯的國家法定節日。這一節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紀初的曆史事件,俄羅斯人民團結起來,以抗擊外族入侵。埃内斯特·利斯納,将波蘭人趕...
2025-08-03
三月三黎族苗族傳統文化節日晚會
三月三黎族苗族傳統文化節日晚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3月25日消息(記者鐘圓圓)3月25日,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活動組委會辦公室發布了取消2022年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線下活動的公告。公告中提到,為持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嚴防人員大規模...
2025-08-03
保定地區喪葬習俗
保定地區喪葬習俗
保定地區喪葬習俗?人到老年或病危時,子女提前備下壽衣(含鞋、帽)、壽棺壽衣男有長袍、馬褂、女穿棉襖、長裙,有3件,5件,也有的7件;棺木有123,234或三獨(指棺木的成兩廂、蓋的寸數)人死稱“倒頭”,咽氣後穿上壽衣,口内放一枚銅錢,稱“銜...
2025-08-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