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魯班造傘的民間傳說
魯班造傘的民間傳說
更新时间:2025-07-12 15:29:38

魯班造傘的民間傳說(民俗掌故糟糠之妻的由來)1

糟糠之妻的由來

東漢初年大司空宋弘,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對皇上直言敢谏。曾先後為漢室推薦和選拔賢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劉秀對他甚為信任和器重,封他為宣平侯。

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新寡後,劉秀有意将她嫁給宋弘,但不知她是否同意。一天,光武帝與湖陽公主共論朝臣。湖陽公主說:“宋公(指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劉秀聽後很高興,召見宋弘,讓公主在屏風後觀聽。劉秀對宋弘說:“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俗話說,高貴了就忘掉了交情,富有了想另娶妻子,這是人之常情嗎?宋弘一聽,知道這句話裡有意思,他答道:“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聽說,對貧窮卑賤的知心朋友不可忘,共患難的妻子不可抛棄。光武帝聽後,回過頭向裡邊的湖陽公主說:“事不諧矣(此事不成了)。”

後來發展為糟糠之妻的典故。

魯班是怎麼發明鋸子的?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有一位創造發明家叫魯班。兩千多年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着,後代木工匠都尊稱他為祖師。

魯班大約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輸般,因為“般”與“班”同音,是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所以稱之為魯班。他主要是從事木工工作,是春秋時魯國的巧匠。那時人們要使樹木成為既平又光滑的木闆,還沒有什麼好辦法。魯班在實踐中留心觀察,模仿生物形态,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如鋸子、刨子等。魯班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

相傳魯班有一次承造一座大宮殿,需用很多木材,他叫徒弟上山去砍伐大樹。當時還沒有鋸子,用斧子砍,一天砍不了多少棵樹,木料供應不上,他很着急,就親自上山去看看。山非常陡,他在爬山的時候,一隻手拉着絲茅草,一下子就把手指頭拉破了,流出血來。魯班非常驚奇,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厲害?一時也想不出道理來。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闆牙上也排列着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摘下一棵絲茅草,帶回家去研究。他左看右看,發現絲茅草的兩邊有許多小細齒,這些小細齒很鋒利,用手指去扯,就劃破一個口子。這一下把魯班提醒了,他想,如果象絲茅草那樣,打成有齒的鐵片,不就可以鋸樹了嗎?于是,他就和鐵匠一起試制了一條帶齒的鐵片,經過多次試驗,他終于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木料供應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這就是鋸子的由來,也是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舞獅的特色簡介
舞獅的特色簡介
十幾天前上映的《雄獅少年》口碑出現兩極化,因為“眯眯眼”的争論被推上風口浪尖,不過抛開争論,這部動畫電影的故事非常不錯,無論是三位主角的努力過程還是舞獅的中國傳統文化都非常值得推崇。本文小編不讨論“眯眯眼”的問題,我們來通過電影了解一下中國...
2025-07-12
2022年農曆三月十一可以搬新家嗎
2022年農曆三月十一可以搬新家嗎
2022年農曆三月十一可以搬新家嗎?不宜搬家,福星高照的日子不僅要參考黃曆,最重要的是與屋主八字相合,使用文末【搬家吉日】核算專屬吉日,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2022年農曆三月十一可以搬新家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2022年農曆三...
2025-07-12
為什麼小學生要叫神獸呢
為什麼小學生要叫神獸呢
神獸,是上古時代民間的一種神話傳說裡的經典生物。但是在這兩年卻成了孩子的一種代名詞。神獸是一句網絡流行語,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的孩子的代稱,2020年12月4日,神獸一詞入選《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在2020年...
2025-07-12
三月初三是什麼日子
三月初三是什麼日子
三月初三是什麼日子?農曆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是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所以三月三也可以說是“中華聖誕節”在這一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參與到豐富多...
2025-07-12
廣西那坡花炮節
廣西那坡花炮節
2月27日是農曆二月初二,開車路過百色田陽坡洪鎮,看到這一幕:“二月初二龍擡頭,萬物複蘇人抖擻”。田陽縣坡洪鎮群衆自發舉辦傳統花炮節活動,成千上萬觀衆,各路賓客聚在一起觀賞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共同狂歡這一民族味濃厚的節日。題外話:花炮節是廣...
2025-07-1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