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坦蕩為懷
坦蕩為懷
更新时间:2024-04-29 22:08:11

坦蕩為懷?傳統文化中關于君子與小人的辨析,表現了中華文化對于修身,對于人的自我修養,人的精神境界、精神素質、精神能力、精神内涵、性格完善直至心理結構的重視也可以說那是古人注重各人的“内功”的表現,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坦蕩為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坦蕩為懷(坦蕩與戚戚)1

坦蕩為懷

傳統文化中關于君子與小人的辨析,表現了中華文化對于修身,對于人的自我修養,人的精神境界、精神素質、精神能力、精神内涵、性格完善直至心理結構的重視。也可以說那是古人注重各人的“内功”的表現。

如何區分君子與小人呢?如何看一個人的精神心理品質與結構呢?最簡明、最形象、最通俗易懂的話,莫如孔子說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就是說,君子充滿陽光、表裡如一、心懷寬廣、實實在在、樂觀開放、舒展自如;而小人呢,格局窄小、鼠目寸光、蠅頭小利、陰暗狹隘、嘀嘀咕咕、心口不一、患得患失、期期艾艾——這四個字本來是形容結巴,這裡是說小人沒有禮義大道,話也說不出個名堂,隻能結結巴巴、吞吞吐吐、磨磨唧唧,永遠的苦惱,永遠的冤枉怨毒,乃至永遠的危殆恐怖與心慌意亂。

這是兩種霍然對立的精神趨向、精神面貌,兩種心态與表情。君子與小人,分别如白天與黑夜,他們應該是視而能見、聞而能覺、極易分辨的兩類人。後者是一種懷疑性、敵視性、恐懼性、迫害性的準精神病态。它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影響一個人與社會與公共生活的關系處理,造成與他人關系的惡化、虛僞化,影響一個人三觀的健康與積極,會使這樣的人成為家國族群鄉裡的消極元素。

為什麼君子坦蕩蕩呢?關鍵是君子的文化自信。自己想得正,反應得正,判斷得正,包容、承受、回應、反制得都有理有利有節,合道合理、合乎文明規範,大大方方。這樣,他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挑戰,他都處于主動地位,處于不敗情勢,處于堂堂正正、風正帆高懸的狀态。

而小人的戚戚憂傷呢,孔子、荀子都說了,病(患)根子在于患得患失、疑神疑鬼,自己欲求的私利沒有得到,小人為貪欲不得而憋屈,煎熬受罪。得到了私利,如官職名利,又怕保不住失掉奪走,更是捉襟見肘、動辄告急,比沒有得到私利時更不放心,更加煎熬難受。

這要認真選擇了。君子一身正氣,光明正大,坦白公正;小人洋相出足,漏洞百出,苦不堪言,自尋煩惱。何去何從,還需要多說嗎?

(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原文化部部長)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