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
更新时间:2025-11-03 10:01:17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2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3

辭暮爾爾,煙火年年。

新年至歲晚,年味漸濃。

每到過年的時候,最讓人沉浸其中的莫過于年味。辦年貨、貼春聯、團年飯、放炮竹、燒煙花、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年味記憶。

相聚時刻,在吃這件事情上,中國人比誰都認真,何況春節年夜飯桌上的美食,除了味道外,更帶着家的溫馨、家的故事、家的記憶。在我們湖北,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就是吃。

大魚大肉不再是過年的主角,而那些具有年味的非遺傳統美食,卻是年夜飯桌上不可替代的美味。就算你是地道的湖北人,恐怕也吃不全所有楚菜,到底湖北有味道的年味楚菜有哪些呢?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松滋扣肉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4

圖/松滋扣肉(松滋新聞)

俗話說,無菜不蒸、無蒸不宴,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格子不成席。扣肉有着“一家蒸扣,四鄰皆香”的美譽,是荊州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蒸菜。松滋扣肉色澤鮮豔,質地柔嫩,味道香醇,肥而不膩。幾分饞意的滋潤,再撒點色香味的靈魂,色澤紅亮,醬香濃郁,香氣四溢,潤人心田,對于一個地道的松滋人來說,這大約就是家鄉的味道了。

陽新太子豆腐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5

圖/陽新太子豆腐(黃石融媒發布)

太子豆腐是産于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太子鎮的著名傳統小吃,在黃石地區家喻戶曉,故名。太子豆腐有100多個品種。有史料可查,太子豆腐制作傳統有1700多年的曆史。凡來陽新的客人如果未吃到太子豆腐,便認為是一憾事。太子豆腐鮮嫩可口,風味獨特,素有"荊楚一絕"之美譽,古時為宮廷貢品。在太子,千年古鎮,豆腐飄香,濃郁的豆香味飄着鄉愁。

嘉魚攤豆皮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6

圖/嘉魚攤豆皮(嘉魚文旅雲)

豆皮是嘉魚著名的小吃,常常作為早餐,在街頭巷尾各個攤位供應。豆皮的“豆”是脫殼綠豆,“皮”是精制米漿,火力要剛剛好,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軟、油而不膩,形方而薄,色金而黃,吃起來香酥嫩脆。而嘉魚的豆皮,一份豆皮就是一整塊,而不是在鍋裡用鍋鏟劃分而來的,這樣的老式豆皮口感更淳樸,吃起來也更爽口。

天門蒸菜

天門蒸菜,是楚菜名肴。其菜品之豐,技法之多,味型之廣,在全國獨樹一幟。蒸菜已經成為天門的一道“金字招牌”。它不僅走向五湖四海,也吸納了其他菜系中一些足以相容的特點,蒸法也由最初的清蒸、粉蒸等等發展成如今令人叫絕的“蒸菜九技”,即粉蒸、清蒸、炮蒸、扣蒸、包蒸、釀蒸、花樣造型蒸、封蒸、幹蒸等九種技法。“無菜不蒸、無蒸不宴,三蒸九扣十大碗,不是蒸籠不請客”成為天門蒸菜文化的真實寫照。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7

圖/天門蒸菜(農村新報)

通山包坨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8

圖/通山包坨(鹹甯發布)

大山裡的紅薯養活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将“通山包坨”這樣的民間美食延續下來。包坨對通山人而言,是一道極喜慶的食物,寓意着團團圓圓、吉祥如意。和北方人包餃子一樣,一到過年,通山人就會圍坐在一起,包包坨、煮包坨、吃包坨。而現在,包坨幾乎成了通山人天天都會吃到的美食。

雲夢魚面

夢魚面是一道源自于湖北省雲夢縣的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雖然被稱為面,但實際上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面條,是以鮮魚為原材料配上面粉、包谷豆粉等材料制成,使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這個營養豐富的傳統特色面食品嘗起來也是味道鮮美。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9

圖/雲夢魚面(孝感日報)

孝感炸底子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0

圖/孝感炸底子(湖北農村廣播)

在孝感過春節,那挂在房前屋後油亮亮的炸底子,就是拉開年味序幕的美妙交響曲,方形貼了一層油豆皮的底子,是炸豆腐最主要的成品。炸好後用線穿起來挂在通風陰涼處,每次食用就取下一串風幹的炸豆腐,放進湯裡煮開重新變得軟和。無論葷素,都能完美融合。

襄陽蒸籠格子

襄陽宜城有一道名菜——蒸籠格子,是春節期間才能品嘗到的美味。春節前夕殺年豬得到的豬肉難以保存,人們便招呼親友,來品嘗這樣一道豐盛的“殺豬菜”。有這樣一道“殺豬菜”,以“柴禾炤”獨特的燒制方式配上大蒸籠。打開蒸籠,蒸汽升騰,滿屋生香,象征着未來的生活蒸蒸日上、甜甜蜜蜜。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1

圖/襄陽蒸籠格子(宜城發布)

鐘祥蟠龍菜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2

圖/鐘祥蟠龍菜(荊門文旅)

盤龍菜又稱蟠龍菜、卷切,是鐘祥市的特色名菜,屬于明朝宮庭禦膳佳肴。首創于湖廣安陸州(今鐘祥)興獻王宮邸。紅黃相間,裝盤成龍形,肥而不膩,柔滑油潤,味香綿長,“以吃肉不見肉而著稱”。食用蟠龍菜一年四季皆宜,但以秋冬時節最好,因為秋冬季是人們進補的好時機。

荊州魚糕

荊州自古盛産魚,魚糕作為荊州的八大名肴其曆史源遠流長,現代魚糕越做越為精美,人們用魚和肥膘肉做糕,再用豬肉、山藥等制成肉丸。肉丸墊底,魚糕放在上面,最後以肚片、腰片烹炒蓋帽,多菜共碗,俗稱花糕、雜燴丸子,是荊州一帶的紅白喜事宴席上的頭道菜。荊州魚糕已經超越了單純的飲食習慣而積澱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3

圖/荊州魚糕(901交通廣播)

十堰合碗席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4

圖/十堰合碗席(十堰文旅)

合碗席是竹山盛行幾百年的傳統飲食文化習俗。根據席面菜食組合和上菜程序的不同,又有 “帶子上朝”、 “八大件”、“四大六小”、“三點水”、“五馬踏四牛”、 “流星趕月”等七大類菜譜。“合碗席”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是一道色味俱佳、具有竹山特色的美食、其食料多取自秦巴山野,用清蒸等傳統手藝烹制,講究原汁原味、保持食材的本色。

武漢江夏臘味

江夏每逢春節前夕,吃臘味、做臘味是最有年味的儀式。“臘味”自然是臘月裡腌制的美味,肉在腌制晾曬後,特有的香味就會散發出來。吃臘肉的最佳時間是農曆正月至端午節之前,在此期間臘肉味道最香。臘肉、臘魚、臘腸、臘雞、臘鴨、臘兔……仿佛隻要你能想到的,萬物皆可“臘”。家裡勤勞緻富的老人們,把對好日子的向往,盡數寄托在臘味上。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5

圖/武漢江夏臘味(一部手機遊江夏)

編輯/楚小遊

來源/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州縣文化和旅遊局

編發/湖北文旅之聲

- END -

本公衆号為公益文旅宣傳,如有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緻電删除。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6

荊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裡的湖北年味)17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畫江湖之不良人完整(李硯畫江湖之不良人正在熱播)
畫江湖之不良人完整(李硯畫江湖之不良人正在熱播)
     近日,改編自 國漫 IP 《 畫江湖之不良人 》,由 童輝、王豐 執導, 李硯、曹賽亞、陳添祥、何依蔓、于雷等主演,正在芒果 tv 全網獨播。 該劇自開播以來 備受關注,角色話題熱議不斷。這也是李硯繼上一部院線作品《天之書》之後的又一新作,也是他少有的古裝角色之一。      李硯在《畫江湖之不良人》中飾演的男主李星雲是一名神秘的孤兒,機緣巧合下被...
2025-11-03
愛豆的邪笑殺合集(搖滾愛豆們是如何被玩壞的)
愛豆的邪笑殺合集(搖滾愛豆們是如何被玩壞的)
     追星之路千千萬。作為骨灰級歌迷的我們曾經曆過日複一日的單曲循環,穿到塑性形變的Logo文化衫,逢人便安利的變态志願宣傳……這其中有思君不見之苦,也有超然自得之甜。然而近日外網流傳的幾部“追星”小說成了追星界的一大奇談與壯舉。妄想長得像現實,歌迷們此刻揚眉吐氣。快搬好小闆凳,我們來一探究竟。   翻譯編輯:李僞搖      瑪麗蓮·曼森奇遇記    ...
2025-11-03
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至今無人超越(流行天王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仍讓世人如此懷念)
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至今無人超越(流行天王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仍讓世人如此懷念)
  邁克爾傑克遜(MJ)離開我們已經十年了,但這十年裡,他與我們的距離,卻又似乎顯得越來越近了。   這十年裡,全世界對MJ的懷念與緻敬從未停止。各種太空步模仿秀、歌曲翻唱,各種追憶紀錄片、還有各種關于MJ身後事的追蹤,從當年猥亵男孩承認說謊、私人醫生謀殺、到MJ去世後依舊不斷打破着自己的專輯銷量記錄以及遺産争奪版權争議等新聞報道。      今天,在MJ作...
2025-11-03
賤名怎麼起(诨名趣話)
賤名怎麼起(诨名趣話)
  诨名趣話原創 許文明      1   人民公社化時,隊為基礎,一個生産隊就是一個大家庭。那時,凡能頂得上勞力、半勞力的男女社員,年頭到年尾在一起勞動,朝聚暮散,同頂一片藍天,同享大自然的溫涼。社會體制把人們的命運熔鑄在了一起。   生産隊,這個特殊的團體,就像一個話劇團,一個歌劇團,一個雜技團,更像一個綜合的曲藝團。而每一個人民公社社員,幾乎全部都是演...
2025-11-03
南甯濕地公園考拉河(南甯那考河濕地公園)
南甯濕地公園考拉河(南甯那考河濕地公園)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個鹹魚是如何翻身的。那考河,原本是一條臭水溝,也沒有什麼人關注,畢竟哪裡都不缺臭水溝。一個臭水溝都是讓人避而不及的。但是突然有一天……它一改過去的容貌,變成了如今的濕地公園。   公園據說總投資超過11個億,使用了各種技術用來淨化水體。如今的那考河早已不是過去的臭水溝了,兩岸有梯田式遞進的淨水植物帶。還種植的大片的花田。      公園是...
2025-11-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