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語文表現手法如何答題
高中語文表現手法如何答題
更新时间:2025-05-14 10:52:50

高中語文表現手法如何答題?手法概念闡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高中語文表現手法如何答題?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中語文表現手法如何答題(高中常見表現手法及鑒賞術語)1

高中語文表現手法如何答題

手法

概念闡釋

主要效用及其賞析術語

答題範式

象征

在篇章中用具體事物代表特定意義,表現某種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

形象表現思想感情;具有深沉含蓄之美;啟發讀者聯想、思考,增強藝術感染力

本體 象征體 象征意義,

效用

聯想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豐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聯想的兩個方面 在豐富内容、表達情感,引發共鳴方面的作用

對比

将相反的事物或事物相反方面進行比較的表現手法

反襯正方,突出其鮮明特征,凸顯主旨;表現作者好惡褒貶;給讀者深刻印象和啟示

對比雙方 對比用意 對比效果

襯托

用次要事物作陪襯來突出主要事物,有正襯反襯二類

從側面突出事物特征表現主旨;表意委婉,含義隽永,耐人尋味,啟發讀者聯想、想象

襯托雙方 襯托用意 襯托效用

用典

采用典故表情達意,含用事,用文兩種

用古人古事,借人寫己,借古諷今,懷古傷今,委婉含蓄地表達思想情感;用詩文名句,佐證文意,增強說明力;用典可增強文化氣息和文學情味,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可讀性

用典處 解釋典故内容(指用事) 用典意圖 用典效用

比興

比,即打比方;興,即托物起興;古詩和民歌常見手法

比:取喻設譬,形象地表情達意。興:“先言他物”,托物發端,觸物生情,烘托氣氛,奠定基調;“引起所詠之詞”,總起下文

比興手法 使用情況 作用、好處

反諷

用誇張、反語等手段揭露、嘲諷或戲谑對象,有冷嘲、熱諷之分

鮮明地揭示對象的本質特征;鮮明地表達作者的褒貶好惡;幽默風趣,增強戰鬥性、批判性或感染力

諷刺詞句 諷刺對象 特征 效用

虛實相生

“實”是指選取現實中的人、事、物,用藝術形式塑造的藝術形象,表現作者對現實的審美認識和體驗;“虛”指依靠“實”來間接的提示、暗示想要表達的内容或情感

能夠靈活、自由、含蓄地表現複雜的現實生活;抒發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表達獨特的審美體驗;引發讀者想象或共鳴

“實”的内容, 與“虛”的聯接點 作者的情感或思考

抑揚

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而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内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

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事文章意脈曲折;增強可讀性

“抑”或“揚”着重點 用意

托物言志

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情感或志趣

委婉曲折地表達情感;将抽象情感表達得生動且容易理解

把握所托物的品性 “物”與“志”的契合點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财務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範例
财務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範例
2022屆本科财務管理專業畢業生論文指導工作,畢業論文任務書和開題報告的問題彙總如下,同行及同學共勉。1.任務書格式問題:個别同學未使用新模闆,例如字體加粗、行間距、進度安排時間表未更新等。2.任務書内容問題:(1)來源于實踐的論文題目,未...
2025-05-14
教師如何選擇自己的教育方式
教師如何選擇自己的教育方式
這裡有54句話,來自54位名師。希望這54句話,可以鼓勵站在講台上的你,堅守那一份教育初心;希望這54句話,可以讓你在迷茫不安時,獲得一份清醒和智慧,在三尺講台上從容追夢;……因為,你所站的三尺講台,正是中國教育的最前線;你怎麼樣,中國教育...
2025-05-14
高考英語課外高頻詞彙
高考英語課外高頻詞彙
高考英語課外高頻詞彙?Day61.feastn.________________,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高考英語課外高頻詞彙?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高考英語課外高頻詞彙Day61.feastn.________________2.fede...
2025-05-14
小學生元旦安全教育ppt課件
小學生元旦安全教育ppt課件
,
2025-05-14
高校規定學術型博士
高校規定學術型博士
研究生“超長待校”十幾年卻始終無法順利畢業,高校掀起“清退潮”,甚至有的一次性清退逾百人……近年來,高校“超期碩博”現象時有發生,由此帶來的高校教學資源被擠占、管理成本上升等問題引發社會讨論。碩博“超長待校”,成高校“拖油瓶”2021年12...
2025-05-1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