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
更新时间:2025-05-08 18:48:41

臘八節,即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在我國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俗語。臘八是臘月裡的第一個節日。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意味着熱鬧忙碌的新年馬上就要到了。

那麼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呢?臘八節又有哪些習俗?今天螺蛳君就帶你一探究竟。

01

臘八的由來

臘八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臘日。什麼是臘日呢?東漢學者應劭在《風俗通義》裡寫到:“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也就是說,“臘”是一年裡的最後一個月,也是新年到來前的一段時間。在這新舊交替的檔口,人們要祭祀先祖以及五位家神以感謝一年來的庇佑。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竈、行(門内土地)”。祭祀的方式是獵取野獸,因“臘”與“獵”通假,因此“獵祭”也就是所謂“臘祭”。

舉辦臘祭的日子,則稱之為臘日。西漢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漢代才明确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

也就是說,古代的臘日可能并不在初八日,習俗也和現在大不相同。那麼它們之間是怎麼聯系起來的呢?

這就與佛教的傳入與發展有關了。傳說,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苦修多年,形銷骨立,幾乎瀕死。此時河邊有一個牧牛女子見此情景,便送了他一碗牛奶粥。釋迦牟尼食用後體力恢複,又在菩提樹下端坐沉思,終于在臘月初八降服衆魔,悟得大道。佛教傳入中國後廣泛傳播,而傳統的臘日日漸衰落,後經曆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臘八節。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今日大寒又逢臘八)1

▲敦煌莫高窟第61窟牧女獻乳糜壁畫

02

臘八的習俗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今日大寒又逢臘八)2

臘八粥

臘八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就是喝臘八粥。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幹等幹果,合八方食材于一爐,花樣之多堪稱一絕。用老舍先生的話來說:“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銷會。”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今日大寒又逢臘八)3

臘八粥的出現也受到了佛教的影響。它最早出現在史書中,就是與僧人施粥有關。臘月初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浴佛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名為臘八粥。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不僅自己食用,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久而久之,寺院布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在漫長的發展中,臘八節逐漸褪去了宗教因素,今天的臘八粥已和佛教無關,成為人們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今日大寒又逢臘八)4

臘八蒜和臘八醋

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華北地區的傳統小吃。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更是容易,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放到入罐子或小壇内,然後倒入醋,封嚴靜置。等到除夕啟封,泡在醋中的蒜會變得通體碧綠,如同翡翠碧玉一般。而浸泡過蒜瓣的臘八醋,蒜辣醋香交織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也可以用來拌涼菜,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今日大寒又逢臘八)5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今日大寒又逢臘八)6

藏冰和吃冰

對于老北京的居民而言,臘八節還有一項特殊的活動——藏冰。他們會将禦河、護城河裡的冰,鑿成一尺見方,藏于冰窖内,以備抵抗來年的炎炎夏日。紫禁城内、德勝門和正陽門外,都建有土窖專門用來藏冰。今天北京德勝門一帶仍然保留有“冰窖口胡同”的地名。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習俗(今日大寒又逢臘八)7

還有一些地區,人們會在臘八前一天,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取冰并敲碎食用。據說這一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以後一年都不會肚子疼。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今年臘八與大寒節氣正好是同一天。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這個節氣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期。民諺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雖然在北方地區大寒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是在大寒節氣最冷。

過了臘八就是年,在這數九寒天裡,正好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靜待新年的到來吧。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全國各地區正月十五鬧元宵
全國各地區正月十五鬧元宵
來源:甘肅廣電-絲路明珠網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自漢代以來,民間就有元月十五張燈、賞燈的習俗。按照我國民間的傳統,在...
2025-05-08
枇杷是幾月份的水果
枇杷是幾月份的水果
枇杷是幾月份的水果?枇杷是在每年的3-6月成熟的水果,其果實多為橘黃色,口感甜美,養殖枇杷時,需要選取疏松透氣且排水性較為良好的土壤,并且枇杷樹不耐水澇,需要在雨季過後及時排出土壤中的積水,以免枇杷樹漬水爛根,使其結果率增加,我來為大家科普...
2025-05-08
春節傳統民俗活動有哪些
春節傳統民俗活動有哪些
春節傳統民俗活動有哪些?新春掃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早在堯舜時代,我國就已經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因為“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就賦予了新的含義,有“除陳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地出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春節傳統民俗活...
2025-05-08
清明傳統祭祀節日
清明傳統祭祀節日
清明快到了,這是祭祀先人的時節。2017年3月22日是傳統的“春社日”。在中國很多地方,沿襲着傳統的“挂社”的民俗。即未滿三年的新墳,需要在春社日之前祭祀先人,而不能等到清明節前後。-“春社”本是最為古老的中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古時于春耕前...
2025-05-08
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大全
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大全
文|玉河微瀾在我的故鄉—山東省平原縣前曹鎮南宮村,有一個人所共知的諺語:梢瓜打驢—去一半子。意思是,做某件事兒,幹某個活兒,進度很快,一會兒就完成過半。還有層意思,就是無論吃飯,喝水,在短時間内,食品和飲水消耗很快。當然,有時候地裡的莊稼或...
2025-05-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