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寂已久的馬雲活躍起來了,在香港會見泰國首富後,馬雲和雲鋒系在資本市場密集出手。
馬雲和雲鋒系在資本市場密集出手
2月6日晚間,據港交所披露的文件顯示,馬雲1月31日減持315.95萬股騰盛博藥-B,持股比例由6.36%降至5.93%;按平均股價10.11港元計算,涉資約3194萬港元。
2月2日,馬雲“密友”虞鋒也出手,減持騰盛博藥-B,持股比例由6.13%降至5.53%。同日,由虞鋒和馬雲共同創辦的雲鋒基金也減持了騰盛博藥-B,減持437.05萬股,最新持股比例降至4.69%。
虞鋒和雲鋒基金大有來頭
此次參與減持的虞鋒和雲鋒基金也是大有來頭!
雲鋒基金就是以馬雲和虞鋒名字命名而成,其由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與雲鋒基金創始人虞鋒一起在2010年創辦,并聯合了一批行業領袖、成功企業家和成功創業者共同發起創立,包括如史玉柱(巨人網絡及巨人投資董事長)、王玉鎖(新奧集團董事長)、沈國軍(銀泰投資董事長),蔡朝晖(聯合金融集團董事局主席)等等。
從官網來看,雲鋒基金主要投資硬科技、企業服務、綠色能源、現代農業、生物科技、消費等領域。雲鋒基金的投資版圖龐大,橫跨諸多領域。阿裡巴巴、螞蟻金服、甯德時代技等知名企業上市曆程的背後均有雲鋒基金的助力,居然之家、頤海國際、菜鳥網絡、圓通速遞、VIPKID、愛康國賓、瓜子二手車等背後也有雲鋒基金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雲鋒基金近期在醫藥公司投資方面動作頻頻,且創新藥以及器材備受其關注。
至于雲鋒基金的收益如何,雖然沒有公開數據披露,但是仍有一些蛛絲螞蟻可尋。在“2019雲鋒基金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雲鋒基金稱向投資人亮出了成績單,基金成立9年來,資金管理規模成長近60多倍,基金平均年回報率(IRR)高達30%。
而虞鋒也不簡單,從複旦大學哲學系後進入體制内工作,2003年,虞鋒成立了聚衆傳媒,2006年,聚衆傳媒提交了招股資料,離上市目标僅一步之遙。此時,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和分衆傳媒的江南春坐下來談一談。最終,虞鋒選擇放棄上市,分衆傳媒與聚衆傳媒兩大巨頭合并。
2007年,作為分衆傳媒聯席董事長的虞鋒做出一個“讓人費解”的舉動,他賣掉分衆傳媒股票,辭去聯席董事長的職位。開始涉足投資,押注當時的新興産業,自此虞鋒的投資人生涯正式開始。2010年4月,雲鋒基金正式成立。
天眼查資料顯示,雲鋒基金的兩個基金管理人主體,馬雲均擁有40%的股權。
騰盛博藥頭頂為“中國公共衛生領域第一股”光環 股價一度縮水超9成
而此次馬雲和雲鋒系的騰盛博藥,騰盛博藥是一家總部位于中國及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緻力于促進中國及全球重大傳染病,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多重耐藥(MDR)或廣泛耐藥性(XDR)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及其他具有重大公共衛生負擔疾病的療法,如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療法的研究。
其在中美兩地設有分部,美國團隊主要負責在美建立及維持上遊合作關系,中國團隊主要負責項目的落地工作。
2018年6月,騰盛博藥獲3030萬美元的A輪融資,此後又獲5620萬美元融資。2019年12月,騰盛博藥完成7500萬美元B輪融資。
2021年3月23日,騰盛博藥宣布完成1.55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景順發展市場基金(Invesco Developing Markets Fund)領投,其他新進和現有投資人共同參與。GIC、清池資本(Lake Bleu Capital)參與投資。
随後,2021年7月,騰盛博藥港交所上市,發行價22.25港元,募集24.82億港元,一度被稱為“中國公共衛生領域第一股”。
與諸多醫藥研發公司一樣,騰盛博藥把主要精力也放在了新冠肺炎的研究之上,但是似乎收效不大。
2022年7月7日,騰盛博藥及旗下控股公司騰盛華創宣布,其新冠中和抗體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在中國商業化上市,首批抗體藥物已經實現商業放行。該藥也是首個獲批的國産新冠中和抗體聯合療法藥物。
直到12月,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準;2022年3月,這一聯合療法獲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正式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
但是在2022年9月份,國家醫保局公示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初審名單中,騰盛博藥的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并未出現。國家醫保局表示,本次申報過程中,有的藥品進行了自主申報并通過了初步形式審查,也有的藥品沒有申報,尊重企業選擇。
雖然騰盛博藥瘋狂折騰,但受傷的是自己的股價。上市之初,受益于新冠疫情治療需求,公司股價曾一路高歌,在2021年9月21日騰盛博藥盤中一度觸及52.6港元/股的曆史高點,随後便開始一路下挫,在2022年10月12日盤中股價曾創下4.7港元/股的尴尬低點,股價縮水超9成。截至發稿,騰盛博藥股價報收11.74港元元/股,據曆史52.6港元/股的高點差距甚遠。
本文源自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