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
更新时间:2025-05-21 05:38:24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南京的石象路與石頭城你知道它的來曆嗎)1

石象路,是南京東郊景區明孝陵前面的一條古神道,地處梅花山腳下。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南京的石象路與石頭城你知道它的來曆嗎)2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後的陵墓,現存的僅為陵園最後部分。 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寝主體建築,即是朱元璋葬地。 明孝陵布局宏雄,規制嚴謹,陵神道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并影響了明清兩代。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南京的石象路與石頭城你知道它的來曆嗎)3

而石頭城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處六朝時期的著名遺迹,遺址位于現清涼山一帶。南京的别稱“石頭城”就來自于這。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南京的石象路與石頭城你知道它的來曆嗎)4

石頭城被稱為石城,廣義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稱,狹義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頭山石頭城。古代孫權在石頭山修建了石頭城,用它作為保護東吳京師建業的資本;預備軍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台,在軍事上,用來立即發出報警信号。後來,晉将軍王濬率水軍進攻東吳,東吳造鐵鍊橫江中,晉軍燒斷鐵鍊。導緻石頭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吳王皓趕緊投降。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南京的石象路與石頭城你知道它的來曆嗎)5

後來,長江已逐漸西遷,并在石頭城的河流泥沙的沉積,變得平坦。石頭城不再是這麼危險。朱園建設天府石頭城市為天府市的一部分。石頭山如今是涼爽的山區。這是在西方的河,是一條河天然石材的影響。建造石頭城,天然石材是城市的牆的一部分。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南京的石象路與石頭城你知道它的來曆嗎)6

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 ,築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南京的石象路與石頭城你知道它的來曆嗎)7

1990年,南京市在石頭城的舊址上興建了石頭城公園。公園以“石城懷古”為主題,将石頭城的悠久曆史與自然山水有機結合,将古代戰場與現代國防教育融為一體,規劃總面積近16.94公頃, 以古城牆為軸線,體現曆史文化古都的特色。北起清涼山體校,南至清涼門,西臨古城牆,東到虎踞路。

南京為什麼被稱作為石頭城(南京的石象路與石頭城你知道它的來曆嗎)8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春節貼對聯的由來簡介
春節貼對聯的由來簡介
春節貼對聯的由來簡介?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我來為...
2025-05-21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象征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象征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象征?祭祀的供品,祈福我國古代的天子國君在臘八節要進行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禱祝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民間則要祭祀天地、祖先、神靈,感恩這一年來的恩澤庇佑,并祈求來年繼續施恩古時幹物稱臘到年終十二月祭神時,蔬菜水果谷物等全...
2025-05-21
王牌對王牌李小璐來的是哪一期
王牌對王牌李小璐來的是哪一期
王牌對王牌李小璐來的是哪一期?李小璐常遠參加王牌對王牌是第二季第十二期這一期,本期嘉賓李小璐,常遠,姗姗,小沈陽,賈玲,楊迪,張嘉倪,任嘉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王牌對王牌李小璐來的是哪一期?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王牌對王牌李小璐來的是...
2025-05-21
馬頭岩為什麼屬于三坑兩澗
馬頭岩為什麼屬于三坑兩澗
出身安溪茶鄉,樂享關乎茶與生活點滴感悟。了解更多鐵觀音知識可以加茶農【c1574792342】知茶,懂茶,分享茶經驗才是我們的初衷。很多茶友說,喝岩茶經常聽人提到“三坑兩澗”,但究竟是什麼由來呢?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武夷岩茶之三坑兩澗...
2025-05-21
風筝由來簡介
風筝由來簡介
風筝由來簡介?風筝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于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筝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筝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筝傳“墨子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下面我...
2025-05-2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